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产业 > 软考通过率仅有10% ?或许2025年更难?

软考通过率仅有10% ?或许2025年更难?

2025/2/8 19:30:58 来源:https://blog.csdn.net/HCIE_SPOTO/article/details/145475840  浏览:    关键词:软考通过率仅有10% ?或许2025年更难?

软考的通过率是有具体数据的,各地的通过率在其他帖子中都有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体来说,中级的通过率大约在20%-25%之间,高级的通过率在10%-15%左右。

从这个数据来看,怎么也不能算高吧。

然而,网上确实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软考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既容易通过,又有较高的含金量。

当时我看到这种说法也是一脸疑惑,百分之十几的通过率哪里容易了?这观点难道是某些大厂程序员得出的结论吗?

从逻辑上分析,一个证书如果通过率高,那它的含金量通常会低。

又容易又含金量高,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哪里找得到呢!

举个例子,像CPA、法考这种含金量高的证书,没有人会说它们简单。

而那些容易考的证书,比如各种从业资格证,含金量确实一般。

(比如金融行业的那些XX从业资格证书,我考过不少,大部分都是选择题,提前一周刷刷题库基本就能通过。)

不过,我自己参加了一次软考后发现,它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软考证书样式

之所以说软考有一定难度,通过率低,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 报名门槛低,导致零基础小白较多,而考试内容又具备一定的专业性。

软考对专业、年龄、职业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有身份证就能报名,所以很多零基础的小白也会参加考试。

2、考试时间较长。

中级考试需要考两场,高级考试需要考三场,分为上午和下午进行。

再加上考试时的紧张情绪,考完后整个人都感觉虚脱了。

所以准备考试的同学一定要记得锻炼身体,毕竟考一天对体力有一定要求。

3、一科不合格就要全部重考。

软考的成绩规则比较特殊,每科满分75分,及格线为45分(注意:部分地区可能有所不同,比如有些地方是35或40分及格,同时总分也需达到一定要求,具体情况需在报考前自行确认)。

只要有一科未通过,其他科目的成绩也不会保留,下次需要重新考所有科目。

这一点和我参加的其他考试,比如证券从业、基金从业等考试不同,那些考试的单科成绩通常可以保留两年。

4、高级考试的论文部分有一定难度。

对于我这种基础薄弱的人来说,光是基础知识就已经很吃力了。

而对于程序员来说,虽然基础知识问题不大,但由于他们大多是理科或工科背景,高级考试中的论文可能会成为他们的一个难点。

论文正文要求至少2500字,并且需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

以前是手写,写起来真的很费劲,现在改成机考后稍微好一些,至少不会因为手写太累或者字迹不好看而影响成绩。

*以下数据部分地区未提供报名人数,无法计算今年最新软考通过率,仅供参考:

· 浙江省通过率数据:

2024年上半年报名人数33662人,软考合格人员共4146人,通过率为12%。其中,杭州考区的通过率约8.9%。

2023年上半年报名人数3.8万,软考合格人员共3517人,通过率为9%。

2022年下半年报名人数3.2万,软考合格人员4780人,通过率为15%。

2021年上半年报名人数2万,软考合格人员4422人,通过率为22%。

2020年报名人数2.1万,软考合格人员4225人,通过率为20%。

2019年上半年报名人数1.1万,软考合格人员2939人,通过率为26%。

· 深圳市通过率数据:

2022年上半年报名人数6万,软考合格人员7521人,通过率为12%,其中高级通过率约8%,中级通过率约25%。

2024年上半年及2023年下半年未提供报名人数,但通过公布的软考合格名单可知:

深圳2024年上半年合格人数1994人,其中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科目通过342人,比2023年下半年的439人同比降低22%,通过率有所下降。

· 湖南省通过率数据:

2024年上半年软考报名人数13762人,软考合格人员1686人,通过率为12.25%。其中,高级通过率约6.08%,中级通过率约12.69%。

2023年下半年报名人数1.3万,软考合格人员1613人,通过率为12%。

2023年上半年报名人数1.8万,软考合格人员2122人,通过率为11%。

2022年下半年报名人数1.4万,软考合格人员2735人,通过率为18%。

2022年上半年报名人数1.3万,软考合格人员3264人,通过率为24%。

2021年下半年报名人数1.4万,软考合格人员2103人,通过率为15%。

2021年上半年报名人数1.1万,软考合格人员2924人,通过率为26%。

2020年报名人数1.1万,软考合格人员2460人拿到了软考证书,通过率为23%。

· 宁夏通过率数据:

2023年下半年报名人数3329人,软考合格人员229人,通过率为7%。

· 江苏省通过率数据:

2019年上半年报名人数10528人,软考合格人员3133人,通过率为29%。

· 宁波市通过率数据:

2021年上半报名人数2751人,软考合格人员765人,通过率为28%。

2020年报名人数2874名,软考合格人员724人,通过率为25%。

2019年下半年报名人数2116人,软考合格人员544人,通过率为26%。

· 山东日照通过率数据:

2023年上半年报名人数1071人,软考合格人员73人,通过率为7%。

· 山东威海通过率数据:

2023年上半年报名人数733人,软考合格人员75人,通过率为10%。

· 山东临沂通过率数据:

2022年上半年报名人数2286人,软考合格人员344人,通过率为15%。

2021年下半年报名人数1495人,软考合格人员119人,通过率为8%。

· 山东东营通过率数据:

2023年上半年报名人数730人,软考合格人员74人,通过率为10%。

其实软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通过率也不算低,这主要是因为:

1、考试内容以记忆为主,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并不高。

对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的人来说,通过学习完全可以掌握相关知识。

2、缺考率很高。

可能是因为报名费相对便宜,即使没去考也不会觉得浪费太多。

以我所在的考场为例,大约有30个考位,但缺考的人有七八个。

有的人上午来了,下午却没来,大概是觉得上午考得不理想,反正一科不过就全部作废,所以干脆放弃下午的考试。

如果计算通过率时剔除缺考人数,实际通过率应该会高不少。

3、大多数人没有认真复习。

参加考试的基本都是职场人士,已经离开学生时代很久了,同时工作和备考并行确实很难保证效率。

甚至还有人只复习了几天,甚至完全没复习就直接去考试了。

举个例子,我办公室的一位姐姐参加XX从业资格考试没通过,我问她原因,她说她只在考试前一天晚上复习了三个小时……

★ 机考心得体会

大家都知道软考有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从纸质考试改成了机考。

我参加的高级项目管理考试就是机考形式。

相比于纸考,我个人觉得机考更有优势,尤其是在论文部分的影响最为明显。

为什么我觉得机考更好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打字速度比手写快得多,而且不用担心字迹潦草的问题。

以前在查考试经验时,还看到有人说需要练字,现在机考完全省去了这个麻烦。

其次,机考给写论文提供了更多的时间。

在完成前一场案例分析后,可以直接开始写论文,而交卷时间不变。

这意味着,论文部分可以占用前一场考试的时间,时间分配更加灵活。

机考时,监考老师会发放草稿纸,考生可以自带笔,但其他物品是不允许带入的,比如计算器。

考试系统内置了计算器功能。

有些人甚至问能不能自带鼠标和键盘,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忍俊不禁。

对于机考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多练习模拟考试系统,熟悉各种操作,比如如何绘图等。

此外,根据我的个人经验,考试现场的键盘声会比较大,特别是在写论文阶段,这种噪音可能会让人感到紧张。

所以,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或者进行一些抗干扰训练,以免受到影响。

★ 备考建议:

第一阶段是通过观看课程视频和学习资料来掌握基础知识。

像我这种没有基础的人,单靠自己啃教材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所以视频学习非常重要。

教材有900多页,而我使用的学习资料只有300多页,更加精简。

第二阶段要开始做真题并准备论文。

真题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深入研究。

建议先从早些年的真题开始做,再逐步过渡到近期的真题。

不过,如果是年代特别久远的真题,参考价值可能会降低。

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整理好错题本,后续复习会用得上。

至于论文,千万不要直接照抄模板或背诵范文,而是要分析它们的得分点。

模板阅卷老师早就烂熟于心,尤其是改为机考后,还有可能进行查重,如果被判定为抄袭就麻烦了。

第三阶段要充分利用之前整理的错题本,查漏补缺,把握最后两周的时间。

这段时间一定要进行模拟考试,最好用一个完整的周末时间,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练习:上午做基础知识部分,下午完成案例分析和论文。

同时,要调整好生物钟,中午别吃太多,以免考试时犯困影响发挥。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