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立创EDA-差分对设计
- 1 差分对阻抗计算
- 2 差分对规则设计
- 3 等长调节设置
- 3.1 振幅
- 3.1.2 设置原则
- 3.1.2 信号完整性:
- 3.2 间距(Pitch)设置
- 3.2.1 设置原则
- 3.2.2 避免串扰:
- 4 等长调节种类
- 4.1 等长调节
- 4.2 差分对等长调节
- 5 优化
- 5.1 优化方法
- 5.2 迭代设计:
- 6 常见天线
1 差分对阻抗计算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了解不同的高速总线阻抗的大小。
嘉立创有一个自己的阻抗计算软件,在线的。
根据设计内存厚度,层数,计算差分阻抗。 共面阻抗合适两层板。
2 差分对规则设计
根据第一步计算出来线宽和线距设计差分阻抗
3 等长调节设置
3.1 振幅
振幅是蛇形走线的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波形的高度)
3.1.2 设置原则
避免串扰:
振幅(H)应足够大,以确保蛇形的相邻段之间的电气耦合最小。
通常,振幅至少为走线宽度的 3倍 或更多。
3.1.2 信号完整性:
振幅过大会增加寄生电感,可能影响阻抗一致性。
振幅过小会导致蛇形段之间的耦合增强,从而引发信号串扰。
3.2 间距(Pitch)设置
间距是指蛇形走线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水平距离(即波长)。
3.2.1 设置原则
间距决定走线的总路径长度,可以根据延迟补偿需求计算出间距
3.2.2 避免串扰:
间距不能过小,否则信号路径的回流可能受到干扰,增加串扰风险。
推荐间距为振幅的2倍或更多:
4 等长调节种类
4.1 等长调节
定义:等长调节是指确保电路中所有信号线的长度相等,或者至少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
目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信号传播延迟的差异,降低信号反射和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
应用:适用于各种电路设计,尤其是高速信号传输、高频电路等。
调节方法:
使用PCB设计软件中的等长调节工具。
手动测量和调整信号线的长度。
使用蛇形走线、等长框等技巧。
4.2 差分对等长调节
差分对等长调节
定义:差分对等长调节是指确保一对差分信号线(通常由两根平行的导线组成)的长度完全相同。
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差分信号对的对称性,确保两个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保持相同的传播延迟,从而减少共模干扰,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应用:广泛应用于高速数字电路、通信系统、射频电路等领域。
调节方法:
使用PCB设计软件中的差分对工具进行自动调节。
手动调整布线,确保两根导线的长度一致。
使用蛇形走线或其他技巧来补偿长度差异。
5 优化
5.1 优化方法
仿真工具辅助:
使用高速信号仿真工具(如HyperLynx、ADS)测试不同波形对信号性能的影响。
5.2 迭代设计:
在初始选择后,根据仿真和制造商反馈调整参数。
6 常见天线
对于FR-4材料,2.4GHz频率下的天线设计,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设计参数的参考:
线宽(Trace Width)
目标阻抗:50Ω
介电常数(ε_r):FR-4的介电常数通常在4.3到4.7之间,取中间值4.5作为参考。
线宽计算公式:W = (ε_r * 1.0 / 50) * (λ / 2π)
其中,λ是工作频率下的波长,对于2.4GHz,λ ≈ 125mm。
代入公式计算得到:
W ≈ (4.5 * 1.0 / 50) * (125 / 2π) ≈ 0.89mm
因此,线宽大约在0.8mm到1.0mm之间是合理的。
线长(Trace Length)
目标:1/10到1/4个工作波长
工作波长(λ):对于2.4GHz,λ ≈ 125mm
因此,线长大约在12.5mm到31.25mm之间。
其他参数
间距:线与线之间的间距应大于线宽,以减少串扰。通常至少是线宽的两倍。
接地平面:天线下方需要有足够的接地平面来提高天线的性能。
仿真:使用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以优化设计并确保阻抗匹配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