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设计介入产品设计时间越早,成本越低。
微带线和带状线的区别:
微带线是PCB外层的走线,带状线是结余两个完整参考平面(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走线。
天线效应:
PCB上面任何悬空的金属都会积累电荷,在能量达到足够大的情况下便会向外辐射能量,形成天线效应。
回返电流:
任何电流都不是简单从源端沿着信号线到达接收端,电流必须经过一个完整的回返路径返回其源头,流经这个回路的电流就是回返电流。
铝电解电容:单位体积内容值可以很大,但是高频时候寄生电感很大。
PFC或者接插件的IO规划方法,用来让环路面积最小:
层的选择:
尽量避免两个信号层直接相邻,所有信号层最好直接相邻地平面。
电源层作为参考平面的话,阻抗会比较高,不如地平面。
如果打孔换层导致,布线的参考平面发生变化的话,需要在布线换层的过孔附近设置一个地过孔作为信号回返电流的回流路径,避免回流路径未知,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
什么是20H原则:
在高速PCB中,通常电源平面和地平面间相互耦合RF能量成为边缘磁通泄露情况,而且RF能量()RF电流)会沿着PCB边缘辐射出去,为了减少这种耦合效应,所有的电源平面物理尺寸都要比最近邻的地平面尺寸小20H。电源层相对地层内缩20H的距离
磁珠与共模电感的滤波原理:
铁氧体磁珠与普通的电感相比具有更好的高频滤波特性。铁氧体磁珠在高频时表现为电阻性,相当于品质因数很低的电感。与电感相比,高频时铁氧体磁珠能保持较高的阻抗,从而提高高频滤波性能。
共模电感接入传输导线对中,可以同时抑制每根导线对地的高频共模噪声通常的做法是把两个线圈同向绕在铁氧体磁环上,这种绕制的方法使得共模电流流过线圈时,磁通相互增强,产生相当大的阻抗,使线圈对共模电流起到抑制作用,而当差模电流流过线圈时,磁通相互抵消,阻抗很小,线圈对差模电流几乎没有影响。所以共模电感对共模电流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对差模电流则几乎没有衰减作用。
电容的自谐振频率和引线电感:
要改善电容的高频滤波效果,就应尽量降低电容的引线电感,引线度越短,电容的自谐振频率越高,电容的高频效果就越好。注意到“引脚”长应包含的过孔长度。
几种滤波器的适用场景:
a电感滤波器,适用于高频时候源阻抗和负载阻抗都,比较小的场合
b电容滤波器,适用于高频时候源阻抗和负载阻抗都,比较大的场合
c和d T型滤波器,前者适合于源端阻抗小负载端阻抗比较大,后者相反
e π滤波器,适用于高频时源端和负载阻抗都,比较大的场合
f T型滤波器,适用于高频时候源端和负载阻抗均较小的场合
滤波电容的布放原则:使得电容和电源输入端的环路面积最小,基本就是电容的GND端口靠近电源输入端负极,电容正极端口靠近电源输入端正极
3W原则:
信号在换层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形成环路:
信号线的导线宽度不能发生突变:
布线层的布局变化:
学习至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