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高考 > 设计模式如何理解与记忆

设计模式如何理解与记忆

2025/2/25 6:17:45 来源:https://blog.csdn.net/u012790503/article/details/142466996  浏览:    关键词:设计模式如何理解与记忆

前言

设计模式就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套路。说真的,不太好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会更加容易。

设计模式那么多,有的其实基本不会用到。我们其实只要记住大部分常用的即可,人生有限,不常用的东西,真的不要花太多时间,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等着学呢!

怎么记住大部分设计模式呢?

首先要明确,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实践经验。所以,设计模式的核心,是对象。这么想方向就对了。

以对象的活动为中心

首先,对象怎么来的?创建来的。所以第一类设计模式,是创建型模式。创建型模式就包含了几种用不同的封装方式,来创建对象的方法。

当我们创建了一些对象,如何将这些对象高效的组织起来,以便于对象之间能够以适当的形式,进行相互访问?这就是第二类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所描述的套路。结构型模式类似于牵线搭桥的作用,把对象之间的信息通道打通。这个结构有嵌套结构,有组合结构,有中间结构,等等。行为型模式下,我们需要创建一些额外的辅助类,来作为结构件使用。

对象之间的连接已经打通了,那么对象之间怎么进行交互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某个任务?这就是行为型模式描述的套路。

举个例子:
一个新项目开始了,领导需要选定项目组成员,可以从其他项目组调人,也可以招人,确定成员的过程就属于创建型模式;

项目组成员之间可能扁平化管理,可能进一步分小组,小组间成员可以直接沟通或者通过组长沟通,确定结构的过程就属于结构型模式;

项目组成员能够沟通了,那么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要采用哪种开发模式?敏捷开发?瀑布式开发?还是RUP,还是其他?哪种工作方式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这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对象协作模式的过程就属于行为型模式。

最后

带着上面的总体理解,大家可以去看具体的设计模式,相信会有更深的理解。

设计模式需要根据使用场景选择性使用,没有必要就不要用,不要硬用。一旦用了,如果后面要修改,而且改动的地方很多,那么还不如不用。在基本不会变动的业务场景下,可以考虑使用,提高代码结构质量。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