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STM32 模块化开发实战指南》系列的导读篇,旨在介绍整个系列的写作目的、适用读者、技术路径和每一篇的主题规划。适合从事 STM32、裸机或 RTOS 嵌入式开发的个人开发者、初创工程师或企业项目团队。
为什么要写这个系列?
在嵌入式开发中,很多人刚开始都是从点亮一个 LED、串口打印开始,但随着项目功能的堆叠,代码结构变得越来越乱:
-
所有代码堆在
main.c
,文件超过 1000 行 -
没有模块封装,无法复用代码
-
项目不可维护,越改越崩
-
缺乏测试与架构设计,产品交付风险高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系列,从一个最小可运行的 STM32 裸机项目开始,逐步引导读者完成一个“高可维护、可复用、模块清晰、便于调试”的嵌入式项目架构。
系列适用人群
-
已掌握 STM32 基础(GPIO/USART/中断/时钟等)
-
希望从 "裸机代码堆" 走向 "可维护模块化架构"
-
不使用 HAL/RTOS 也能独立开发产品的开发者
-
对代码组织、模块抽象、驱动封装、状态机架构感兴趣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