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诺依曼模型 (The von Neumann Model)
核心概念:
1. 冯·诺依曼模型的基本结构:
• 该模型描述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包含以下关键组件:
• 输入设备 (Input device):
• 用于从用户向计算机传递信息,信息被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 例如:键盘、鼠标。
• 处理器 (Processor):
• 处理输入信息,执行指令,并进行计算和逻辑操作。
• 处理器直接与内存交互,以访问和存储数据。
• 内存 (Memory):
• 存储程序和数据。
• 内存分为主存储(RAM)和次级存储(如硬盘)。
• 输出设备 (Output device):
• 将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 例如:显示器、打印机。
2. 数据流:
• 数据从输入设备进入计算机,经由处理器处理(需要访问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最终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结果。
数据存储概述 (Data Storage - Overview)
1. 数据存储的组成:
• 数据存储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部分:
• 主存储 (Main memory):
• 计算机操作数据时的主要存储区域。
• 大容量存储 (Mass storage):
• 包括硬盘、固态硬盘等,用于长期存储大量数据。
• 存储层次结构 (Memory hierarchy):
• 描述了计算机中不同层次的存储器,从速度和容量的角度优化。
• 通常包括寄存器、缓存、主存储和辅助存储。
• 信息编码 (Coding of information):
• 描述数据在存储器中的编码方式,如二进制表示。
2. 存储的重要性:
• 数据存储是计算机功能的基础,主存储用于程序执行,大容量存储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数据存储类型 (Data Storage)
1. 数据存储的定义:
• 数据存储是计算机设备保存和保留数据的能力。
2. 两种主要存储类型:
• 主存储 (Main memory):
• 用于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当前操作的数据。
• 例如: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 大容量存储 (Mass storage):
• 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通常容量大但访问速度慢。
• 例如:硬盘、固态硬盘。
主存储 (Main Memory)
1. 定义:
• 主存储是计算机内部的物理存储,用于支持处理器执行程序。
• 处理器只能操作加载到主存储中的数据。
2. 主存储的重要性:
• 决定程序的执行能力:
• 主存储容量决定了可以同时运行的程序数量。
• 影响数据存储分配:
• 数据量过大会导致内存不足,需要优化存储分配。
3. 主存储与性能的关系:
• 内存越大,程序运行效率越高,程序执行时不需要频繁从硬盘读取数据。
主存储中的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核心概念:
1. RAM 的作用:
• RAM 是主存储的核心组成部分,支持处理器快速存取数据。
• 数据在计算机关机时从 RAM 中丢失(属于易失性存储器)。
2. 随机访问 (Random Access):
• RAM 可以以任何顺序访问存储单元,而不需要像磁带一样依次读取。
•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处理器可以直接访问指定地址的数据。
3. 与串行存储的对比:
• 串行存储(如磁带)要求按顺序读取数据,而 RAM 支持快速随机访问。
4. RAM 的内存模型:
• 由一系列地址和内容组成。
1. RAM 的定义:
•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可直接访问的存储介质,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地址,称为 地址。
• 这种存储器可以通过地址随机访问数据,而无需依赖数据的顺序存储。
2. 存储单元(Word):
• 内存可以看作一个由编号的存储单元组成的集合,每个单元叫做一个 字(Word),用来存储信息。
• 每个字都分配了一个唯一的 地址,如图中从 0 到 5 的地址。
3. 随机访问:
• 在 RAM 中,任何一个字都可以直接访问,而无需逐一访问前面的数据。这种特性被称为 随机访问(Random Access)。
• 这与磁带或光盘的顺序访问不同,后者需要按照特定顺序读取数据。
4. 访问时间:
• 在 RAM 中,访问任何一个存储单元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即 访问时间(Access Time) 与存储位置无关。
Words, Bytes, 和 Bits 的定义
1. 存储单元的进一步细分:
• 一个存储单元(Word)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存储单元,称为 比特(Bits)。
• 比特是内存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存储 0 或 1 两种状态。
2. 比特的排列:
• 比特在存储单元内按照位置排列,每个比特都有一个编号,如图中从 31 到 0。
3. 不同计算机的字长:
The number of bits in a word may vary between
different computers; 32 bits in a word is common
4. 字节(Byte):
• 一个字节是一个由 8 位比特组成的存储单元。
• 字节是计算机中最常用的基本存储单位。
存储单位的换算
1. 存储单位的层次:
• 1 Byte = 8 bits,即 1 字节包含 8 个比特。
• 1 Kilobyte (KB) = 2^10 Bytes = 1024 Bytes。
• 1 Megabyte (MB) = 2^10 KB = 1024 KB。
• 1 Gigabyte (GB) = 2^10 MB = 1024 MB。
• 1 Terabyte (TB) = 2^10 GB = 1024 GB。
这些单位是存储器容量的基本衡量标准。
常见存储器大小
1. RAM 和常见存储器容量:
• RAM:典型的 RAM 模块大小为 512 MB 或 1 GB。
• 软盘(Floppy Disk):1.44 MB。
• CD(光盘):650 MB。
• Memory Disc(存储卡):通常为 1 GB 或更多。
• DVD:4.7 GB。
• 硬盘(Hard Drive):通常范围为 120–200–300 GB,现代硬盘可能更大。
2. 对比说明:
• 8 MB 大小足以存储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
• 0.8 GB 大小可存储人类基因组的信息量。
RAM 的种类
1. 两种 RAM 的区别:
• 动态 RAM (DRAM):
• 使用电容器存储数据。
• 优点:便宜。
• 缺点:需要周期性刷新refreshed.(因为电容器capacitors会泄漏电荷)。
• 静态 RAM (SRAM):
• 使用触发器(flip-flops)存储数据。
• 优点:速度更快。
• 缺点:成本更高。
2. 两种 RAM 的共同点:
• (volatile)易失性:当电源关闭时,RAM 中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
DRAM 的刷新机制
1. 电容器泄漏(capacitors leak charge):
• DRAM 依赖电容器存储电荷来表示数据。
• 由于真实电容器会发生电荷泄漏,存储数据会逐渐消失。
2. 刷新过程:
• 为了保持数据的完整性,DRAM 需要周期性地刷新,即重新充电以恢复电容器的电荷。
以下是您上传的关于内存和存储的图示内容的详细逐页解析:
ROM Chips(只读存储器)
1. ROM 的定义:
• 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 数据一旦写入 ROM,通常是只读的,无法被修改。
2. ROM 的用途:
• ROM 中存储的软件称为 固件(Firmware)。
• 固件是一种嵌入在硬件中的特殊软件,用于控制硬件功能。
• 常见的用途是保存系统的引导程序(Bootstrap Software)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
3. BIOS:
• BIOS 全称是 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是电脑启动过程中执行的第一个程序。
• 它负责初始化硬件、检测系统设备,并启动操作系统。
4. ROM 的特性:
• 因为数据不可更改,ROM 非常适合存储必须始终保持不变的重要数据,如 BIOS 和引导程序。
Other Forms of Memory(其他形式的内存)
1. 高速缓存(Cache Memory):
• Cache 是一种小型且快速的内存,用于加速处理器对内存数据的访问。
• 它可以是内置在处理器内部(L1 缓存)或外部的(L2/L3 缓存)。
• 缓存充当 处理器和主存(RAM)之间的桥梁,存储处理器最近或经常需要的数据。
• 特性:
• 快速读取和写入。
• 支持 同时读写(Simultaneous Read/Write)。
2. 视频内存(VRAM):
• VRAM(Video RAM)是专门为显卡设计的内存。
• 它用于存储与图形相关的数据,例如屏幕帧缓冲(Frame Buffer)。
Cache 与主存的关系
1. 层次结构:
• CPU(处理器):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数据,因为缓存比主存速度更快。
• Cache(缓存):保存主存中经常使用的数据块,以减少主存访问的延迟。
• Main Memory(主存):主要存储所有程序和数据。
2. 数据传输:
• 从主存到缓存的传输是按 块(Block) 进行的。
• 从缓存到 CPU 的传输是按 字(Word) 进行的。
• 这说明缓存效率更高且访问速度更快。
Mass Storage(大容量存储)
1. 定义:
• 大容量存储(Mass Storage)是指可以存储大量数据的设备。
• 不同于主存(RAM),大容量存储可以在设备断电后保留数据。
2. 特性:
• 非易失性:即使计算机断电,数据依然可以保留。
• 示例:硬盘、光盘、USB 设备等。
Types of Mass Storage(大容量存储的类型)
1. 常见类型:
• 硬盘(Hard Disks):存储容量大,速度快,是最常用的存储设备。
• 光盘(Optical Disks):
• CD-ROM(只读光盘)。
• CD-RW(可重写光盘)。
• DVD(数字多功能光盘)。
• 移动存储设备:
• USB 磁盘。
• 软盘(Floppy Disks)。
2. 其他存储设备:
• 包括磁带、固态硬盘(SSD)等,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用于数据备份或快速存储。
Hard Disk Drives(硬盘驱动器,HDD)
1. 硬盘驱动器的作用:
• HDD 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永久性存储设备。
• 它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
2. 与其他大容量存储的区别:
• 容量:硬盘的存储容量通常比其他设备更大。
• 速度:硬盘的读写速度通常比光盘、软盘等设备更快。
• 固定性:硬盘通常安装在计算机内部,不像 USB 磁盘那样可随时拔插。
以下是对您上传的内容逐页详细解析:
RAM vs. Mass Storage (HDD)
1. RAM 和硬盘的区别:
• RAM 是易失性存储器:数据在断电时丢失。
• 硬盘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即使断电,数据也会被保留。
2. 速度比较:
• RAM 的访问时间是 10 纳秒(10^-8 秒)。
• 硬盘的寻址时间是 10 毫秒(10^-2 秒)。
• RAM 比硬盘快大约 一百万倍。
3. 成本比较:
• 例如,8 GB RAM 的成本约为 50 英镑,而 1 TB 硬盘的成本也是 50 英镑。
• 1 MB 的 RAM 比 1 MB 的硬盘大约贵 125 倍。
Storing Real-World Data in Digital
1. 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
• 模拟数据(Analog Data):连续的、自然界中的数据,如声音和光。
• 数字数据(Digital Data):离散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由 0 和 1 组成。
2. 原因:
• 数字化使得数据更容易存储、处理和传输。
• 数字数据更耐噪声干扰并且便于复制。
Converting Analog Signal to Digital: Sampling Rate
1. 采样的概念:
• 模拟信号是连续的,需要以一定的频率对其进行采样以转换为数字信号。
• 采样频率(Sampling Rate) 是每秒采样的次数。
2. 采样不足的风险:混叠(Aliasing):
• 图中显示:当采样频率低于信号变化的频率时,生成的数字信号不能准确表示原始信号,导致失真(混叠)。
Storage Requirements for Digital Audio
1. 音频存储需求计算:
• CD 质量音频:
• 采样率:44.1 KHz(每秒采样 44,100 次)。
• 每采样点位数:16 位。
• 数据速率:(比特每秒)。
2. 立体声音频(Stereo Audio):
• 每采样点位数加倍(左声道和右声道):。
• 数据速率:。
3. 存储需求:
• 存储高质量音频需要更高的采样率和分辨率,但同时增加了存储空间需求。
编码问题
问题 1:
• 问:计算机系统用哪种编码方案来表示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 选项:
• a. Magnetic(磁性)。
• b. Analog(模拟)。
• c. Binary(二进制)。
• d. Optical(光学)。
• 正确答案:c. Binary(二进制)。
问题 2:
• 问:以下哪项是易失性存储器?
• 选项:
• A. ROM。
• B. RAM。
• C. DVD。
• D. Hard Disk。
• 正确答案:B. RAM。
问题:以下哪项具有最佳访问速度?
• A. Register(寄存器)
• B. Cache(缓存)
• C. DVD
• D. RAM
答案:A. Register(寄存器)
1. 寄存器(Register):
• 位于 CPU 内部,是最快的存储单元。
• 它的访问速度极快,因为数据直接存储在处理器核心中,不需要额外的访问路径。
• 主要用于临时存储 CPU 计算中需要的数据。
2. 缓存(Cache):
• 次于寄存器,位于 CPU 内部或非常接近处理器。
• 它的速度快于 RAM,但比寄存器慢。
• 存储频繁使用的数据,以减少对 RAM 的访问。
3. RAM:
• 相较于寄存器和缓存,RAM 速度较慢。
• 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但它需要通过总线(bus)与 CPU 进行数据交换。
4. DVD:
• 属于外部存储设备,速度最慢。
• 用于数据存档或分发,无法直接参与高效计算。
总结: 在存储器层次中,寄存器具有最快的访问速度,其次是缓存、RAM,而 DVD 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