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体系精要】
我的超短交易模型核心为"龙空龙"策略,专注主线行情的绝对龙头标的。市场90%的时间处于混沌期或无溢价阶段,仅聚焦10%的有效交易窗口。
操作维度:
周期择时:通过情绪周期定位(启动→发酵→高潮→退潮)把握关键转折点
题材筛选:结合政策/产业/资金三维度评估板块强度
标的锁定:采用双轨制买入策略
分歧低吸:龙头首次回踩5日线/板块分歧转一致节点
确定性打板:确认板块强度后的日内最强涨停
本文作为个人交易日志,用于验证"择时>选股>买卖"的体系有效性,持续优化决策模型。当前持仓严格遵循"三不原则":非龙头不买、非主升期不做、模式外不碰。
1. 市场概况
(1)指数表现–选时
- 主要指数涨跌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等。
- 成交量:两市总成交量、与前一日对比(放量/缩量)。
- 涨跌家数:上涨、下跌、涨停、跌停家数。
(2)资金流向
- 北向资金:净流入/净流出金额,重点流入/流出的板块。
- 主力资金:主力资金净流入/流出的板块和个股。
- 融资融券:融资余额变化、融券余额变化。
2. 板块分析
(1)强势板块
- 涨幅居前的板块:列出涨幅前5的板块,分析上涨原因(政策、消息、业绩等)。
- 领涨个股:板块内涨幅居前的个股及其驱动因素。
(2)弱势板块
- 跌幅居前的板块:列出跌幅前5的板块,分析下跌原因。
- 领跌个股:板块内跌幅居前的个股及其驱动因素。
只有部分高标跌停
(3)资金关注板块
- 资金流入板块:主力资金和北向资金集中流入的板块。
- 资金流出板块:主力资金和北向资金集中流出的板块。
3. 个股表现
(1)涨停股分析
- 涨停原因:政策利好、业绩预增、题材炒作等。
- 连板股:连续涨停的个股及其逻辑。
(2)跌停股分析
- 跌停原因:业绩暴雷、利空消息、资金出逃等。
暂无
(3)龙虎榜
- 上榜个股:分析机构、游资的买卖动向。
- 资金博弈:重点关注机构净买入和游资活跃的个股。
4. 消息面复盘
(1)政策动态
- 宏观政策:央行、财政部等部门的政策动向。
- 行业政策:重点行业(如新能源、科技、消费等)的政策支持或限制。
AI (人工智能)
(2)公司公告
- 重大事项:并购重组、定增、股权激励等。
- 业绩预告:业绩超预期或不及预期的公司。
(3)市场热点
- 题材炒作:当日市场热点题材(如AI、半导体、新能源等)。
- 事件驱动:突发事件(如国际局势、自然灾害等)对市场的影响。
5. 技术面分析
(1)指数技术形态
- 趋势分析:指数处于上升、下降或震荡趋势。
- 关键点位:支撑位、压力位、均线系统(如5日、10日、20日均线)。
(2)板块技术形态
- 强势板块:是否突破关键压力位或形成上升趋势。
- 弱势板块:是否跌破支撑位或形成下降趋势。
(3)个股技术形态
- 强势股:是否突破关键压力位或形成上升趋势。
- 弱势股:是否跌破支撑位或形成下降趋势。
6. 情绪面分析
(1)市场情绪
- 情绪指标:涨跌家数比、涨停跌停比、连板股数量等。
- 情绪周期:市场处于高潮、退潮、冰点或修复阶段。
(2)投资者情绪
- 散户情绪:社交媒体、股吧等平台的讨论热度。
- 机构情绪:龙虎榜、研报等反映的机构动向。
7. 操作策略
(1)持仓分析
- 持仓个股表现:是否符合预期,是否需要调仓。
- 仓位管理:当前仓位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加减仓。
(2)机会与风险
- 潜在机会:明日可能表现强势的板块和个股。
- 潜在风险:明日可能面临调整的板块和个股。
(3)明日计划
-
买入计划:关注哪些板块和个股,买入条件是什么。
原则上只操作有先手的个股 -
卖出计划:哪些持仓需要卖出,卖出条件是什么。
-
卖出手上的弱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