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腐蚀操作的详细流程中,遍历图像的过程如下:
-
初始化:
-
设置一个起始位置(通常从图像的左上角开始)。
-
准备好结构元素(structuring element),它是一个小的矩阵,大小通常是奇数,并且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点。
-
-
逐像素处理: 对于输入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执行以下步骤:
a. 定位: 将结构元素移动到当前待处理像素的位置,使得结构元素的中心与该像素对齐。
b. 区域覆盖: 结构元素会覆盖图像上的一个局部邻域,这个邻域由结构元素的尺寸决定。
c. 条件检查: 检查结构元素覆盖区域内所有图像像素的颜色。对于二值图像来说,就是看这些像素是否都是白色(前景像素)。如果所有被结构元素覆盖的像素均为白色,则继续下一个步骤;否则,跳过此步骤,将中心像素视为背景像素。
d. 侵蚀决策: 如果结构元素覆盖的所有像素都是白色,则原图像中的中心像素保持不变(在输出图像中仍为白色);否则,将中心像素变为黑色(在输出图像中变为背景色)。
-
迭代移动: 结构元素沿着图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行逐列地移动,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整个图像都被结构元素遍历过。
-
循环处理: 如果指定了多个迭代次数,那么在整个图像完成一次遍历后,再次从头开始进行同样的遍历和侵蚀决策,直到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
通过这样的遍历方式,腐蚀操作能够逐步收缩目标物体边界,消除孤立的噪声像素以及细化连续的前景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