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在看一些东西,很多很杂,底层的知识,高级的架构,正确且废话的方法论。。。越看越迷茫。和同学聊天,也在自嘲现在看的这些八股文,源代码,除了面试那几天用一下,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用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可能在软件开发领域并不是很适合。现实往往是学习造火箭,上手拧螺丝。
每天学习这些“没用”的知识为了啥?应付面试?卷死他人?这种“内耗”似得自我辩证与自我怀疑,在看完大刘(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好像得到了答案。看刘慈欣的小说,无论是《三体》,还是《球状闪电》,感觉更像是哲学书。《乡村教师》很短,半个小时就能读完。我的答案来自下面这个情节:
乡村教师知道对于身前十八位小学都不一定能读完的孩子,他们不会学到初中课本上的牛顿三定律,这一生也可能不会明白牛顿三定律讲的是什么,更不会用的这些“基石”一样的真理。可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在忍着疼痛逼着孩子死记硬背这些“没用”的东西。对于教师自己,对于孩子而言,这三定律又有什么意义呢?
知乎大神的答案,我觉得太好了就直接抄过来了。
其实学习知识,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你看世界的角度与能力。知识的作用在于拨开你眼前的迷雾,让你看到真正的世界。
放眼向世界望去,你能够看到水资源在天地之间流转,水汽蒸腾形成云,凝云至雨又落于地。电荷在水汽的粒子间流转,形成闪电劈开长空,空气中的氮化为氮化物飘落而下。温暖的空气自大洋彼岸吹来,看不见的风在全球流转。热量由高向低传递,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转,水汽跟随其中。万物之间有引力相连,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引来潮汐涨落。地球又一次沿着椭圆的轨道接近太阳,庞大的氢气团通过将氢核聚释放出惊人的光和热,
并于八分钟后抵达地球,而窗外也再次迎来春暖花开。
电磁波由地面直至太空,又从人造卫星上重回地面,无数的电磁信号笼罩着全球。
天地使熵增,人力使熵减。
这些你虽然无法看到眼里,但是你的心却都能感受到。
这在很多人眼里是无法想象的,你眼中的世界与他们不同。
这就是学习的力量,你学得越多,看到的就也越多。
同样的其他学科也是这样的,它们并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这个世界。
甚至不光是物理学,法律和金融的规则影响着全世界社会的运转。
你学的每一门课都是有用的。
回到《乡村教师》的故事中,可能文中的几个孩子穷其一生也用不到牛顿三定律,
但是当他们抬头仰望星空,他们眼中的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愚昧的迷雾被拨开,满天星辰流转,宇宙的磅礴于星空中闪耀。
这才是会改变他们一生的东西。
作者:松果煲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55490/answer/6021693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可能现在学习的“牛顿三定律”自己这辈子也不会用到,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造火箭的。17年备战考研背诵《恋恋有词》的时候,作者朱伟老师一句话记忆犹深,“少一些功利主义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坚持。”既然不知道要学习这么多“没用”的知识有什么用,那就单纯的多一些不问为什么的坚持吧。
希望有天抬头仰望星空时,眼中的世界就变得不一样,愚昧的迷雾被拨开,满天星辰流转,宇宙的磅礴于星空中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