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来源:《自驱型成长》作者:威廉·戴蒙
今天,我想深入探讨一下产品经理、产品总监、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技术负责人这几个角色。我发现,在很多公司内部,这些名词的使用相当混乱,导致招聘时经常出现人不对岗的情况,最终让新员工入职后发现,实际工作与预期大相径庭。
首先,关于产品经理,我强烈建议将其更名为需求分析师。因为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在于精通业务、研究竞品、挖掘客户需求,并设计产品。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能否找到真正的需求,并拿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设计方案。
其次,对于技术负责人,我也建议更名为技术专家。他们的工作重心在于与需求分析师共同研讨需求的技术落地方案,设计出符合产品设计需求的系统架构,搭建好工程框架基础。同时,他们还要负责研究最佳工程实践,赋能团队工程师,提升整体工程技术团队的效率。
再来说说人数众多的工程师团队,包括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他们负责具体执行,理解需求分析师的需求,熟悉技术专家设计的框架,进行详细设计,并最终落地实现、发布上线。
这些角色,无论是需求分析师、技术专家还是工程师,都各自有着相对独立且突出的任务主线,同时又紧密合作、互相支持。在组建团队时,我们可能一开始只有模糊的分工,但随着项目的推进和团队的扩大,分工会逐渐专业化。这时,管理团队、协调决策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因此,接下来我要谈谈项目经理。他们通常负责组建团队、激励团队、协调资源、监控进度,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但真正的项目经理,特别是从项目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往往不仅仅关心进度,还要成为最终的决策者。特别是当需求和技术产生矛盾时,项目经理需要进行分析,并最终做出决定,推动项目前进。因此,项目经理的职责远不止项目管理那么简单,他们还需要具备业务需求和技术的双重专家身份,才能做出有效的决策。这样的项目经理,往往能逐渐成长为项目总监或产品总监。
在招聘场景中,无论是公司还是求职者,都应该明确招聘岗位的具体职责。特别是当招聘要求的职位是产品经理时,需要明确究竟是需要一个需求分析师,还是需要一个集需求分析师、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于一身的复合体。因为这两者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是天差地别的。
而我们每个人,也要清楚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并了解团队需要什么样的角色。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拓展自己的能力圈,才能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总监。
至于总监之后的发展,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吧~
以上内容如果觉得有收获,记得点赞、再看、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欢迎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TechLead Studio,原创干货文章第一时间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