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7.1 项目建议与立项申请
- 7.2 项目可行性研究
- 7.2.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7.2.2 初步可行性研究
- 7.2.3 详细可行性研究(重点)
- 7.3 项目评估与决策
【学习建议】本章大概考选择题2分左右,有可能考案例题。论文早年考过。本章知识点比较集中,并且很简单,主要考察考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评估与论证的相关内容,建议全部掌握。
7.1 项目建议与立项申请
项目立项管理
是对拟规划和实施的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效益性, 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以及社会价值的有效性、可持续性等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分析,为项目决 策提供客观依据的一种技术经济研究活动。
项目建议与立项申请、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估与决策 是项目投资前时期的四个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可以依据项目的规模和繁简程度合二为一,但 详细可行性研究 是不可缺少的。
1、立项申请概念
立项申请
又称为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建设单位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时所必须的文件,是该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组织发展战略等,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 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总体设想。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是国 家或上级主管部门选择项目的依据,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据。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在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准后,方可开展后续工作。
2、项目建议书内容
项目建议书应该包括的核心内容有:
- ①项目的必要性;
- ②项目的市场预测;
- ③项目预期成果的市场预测;
- ④项目建设必需的条件。
7.2 项目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是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从技术、经济、社会和人员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以最终确定整个项目是否可行。可行性研究是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7.2.1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可行性研究包括: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以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等。
1、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一般应当考虑的因素:
(1)进行项目开发的风险
。在给定的限制范围和时间期限内,能够设计出预期的系统并实现必须的功能和性能。(2)人力资源的有效性
。可以用于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队伍是否可以建立,是否存在人力资源不足、技术能力欠缺等问题,是否可以在市场上或者通过培训获得所需要的熟练技术人员。(3)技术能力的可能性
。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所掌握的技术是否支持该项目的开发市场上是否存在支持该技术的开发环境、平台和工具。(4)物资(产品)的可用性
。是否存在可以用于建立系统的其他资源,如一些设备以及可行的替 代产品等。
技术可行性分析往往决定了项目的方向,一旦开发人员在评估技术可行性分析时估计错误,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造成项目根本上的失败。
2、经济可行性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具体包括 支出分析、收益分析、收益投资比、投资回收期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 等。
(1)支出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的支出可以分为 一次性支出和非一次性支出 两类。
- 一次性支出:包括开发费、培训费、差旅费、初试数据录入、设备购置费等费用;
- 非一次性支出:包括软、硬件租金、人员工资及福利、水电等公用设施使用费,以及其他消耗品支出等。
(2)收益分析
,信息系统项目的收益包括 直接收益、间接收益以及其他方面的收益 等。
- 直接收益:通过项目实施获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如销售项目产品的收入。
- 间接收益:通过项目实施,通过间接方式获得的收益,如成本的降低。
- 其他收益:知识产权、软件著作权等。
(3)收益投资比、投资回收期分析
:对投入产出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项目的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指标。
(4)敏感性分析
:当诸如设备和软件配置、处理速度要求、系统的工作负荷类型和负荷量等关 键性因素变化时,对支出和收益产生影响的估计。
3、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
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尤其是针对面向公共服务领域的项目,其社会效益往往是可行性分析的关注重点。分两方面进行分析:
(1)对组织内部:品牌效益、竞争力效益、技术创新效益、人员提升收益、管理提升效益。
(2)对社会发展:公共效益、文化效益、环境效益、社会责任感效益、其他收益。
4、运行环境可行性分析
运行环境是制约信息系统发挥效益的关键。从用户的管理体制、管理方法、规章制度、工作习惯、人员素质(甚至包括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接受新知识和技能的 积极性等)、数据资源积累、基础软硬件平台等多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软件系统在交付以后,是否能够在用户现场顺利运行。
5、其他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诸如法律可行性、政策可行性等方面的可行性分析。
7.2.2 初步可行性研究
1、初步可行性研究定义
初步可行性研究
一般是在对市场或者客户情况进行调查后,对项目进行的初步评估。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始详细可行性研究:
- (1)分析项目的前途,从而决定是否应该继续深入调查研究。
- (2)初步估计和确定项目中的关键技术及核心问题,以确定是否需要解决。
- (3)初步估计必须进行的辅助研究,以解决项目的核心问题,并判断是否具备必要的技术、实验、人力条件作为支持等。
2、辅助研究的目的和作用
辅助(功能)研究
包括项目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但不是所有方面,并且只能作为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和大规模投资建议的前提或辅助。
3、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初步可行性研究主要回答的问题包括:
• 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是否具有必要性
• 项目建设的周期是否合理且可接受
• 项目需要的人力、财力资源等是否可接受
• 项目的功能和目标是否可以实现
• 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否可以保证
• 项目从经济上、技术上是否合理等。
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作为正式的文献供项目决策参考,也可以成为进一步做详细可行性研究的基础。
4、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与详细可行性研究相同。
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需求与市场预测;设备与资源投入分析;空间布局;项目设计;项目进度安排;项目投资与成本估算。
7.2.3 详细可行性研究(重点)
详细可行性研究
是在项目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技术、经济、法律、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和 情况,进行详尽的、系统的、全面地调查、研究和分析,对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论证、 比较,并对项目建设完成后所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最终提交的可行性研究 报告将成为进行项目评估和决策的依据。
1、详细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详细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依据包括: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地区的发展规划; 2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3项目主管部门对项目设计开发建设要求请 示的批复;4项目建议书或者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签订的意向性协议;5国家、地区、组织的 信息化规划和标准;6市场调研分析报告;7技术、产品或工具的有关资料等。
2、详细可行性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公正性原则。
3、详细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很多,如经济评价法、市场预测法、投资估算法和增量净效益法等。
4、详细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详细可行性研究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
(1)市场需求预测。
(2)部件和投入的选择供应。
(3)信息系统架构及技术方案的确定。项目可行性研究中技术评价应反映下述几个方面;:技术的先进性、技术的实用性、技术的可靠性、技术的连锁效果、技术后果的危害性等。
(4) 技术与设备选择。
(5)网络物理布局设计。
(6)投资、成本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总成本一般 划分为四大类:研发成本、行政管理费、销售与分销费用、财务费用和折旧。前三类成本的总和称为经营成本。项目成本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用途为计算盈亏,计算净周转资金的需 要量,并用于财务评价。
(7)经济评价及综合分析。
7.3 项目评估与决策
项目评估指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由第三方(国家、银行或有关机构),对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生产条件、产品市场需求、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 行评价、分析和论证,进而判断其是否可行的一个评估过程。项目评估是项目投资前期进行 决策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审查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为银行的 贷款决策或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项目评估的最终成果是项目评估报告。
1、评估依据
项目评估的依据包括如下项目。
- ①项目建议书及其批准文件;
- 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③报送组织的申请报告及主管部门的 初审意见;
- ④项且关键建设条件和工程等的协议文件;
- ⑤必需的其他文件和资料等
2、评估的程序
项目评估工作一般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成立评估小组;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分析与评估;编写、讨论、修改评估报告; 召开专家论证会;评估报告定稿并发布。
3、项目评估的内容
项目评估报告内容大纲应包括 项目概况、详细评估意见、总结和建议等内容。
-
项目概况:项目基本情况;综合评估结论是否批准或可否贷款的结论性意见。
-
详细评估意见。
-
总结和建议:存在或遗留的重大问题、潜在的风险、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