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层的更名:
Arcmap内容列表中,数据框所包含的每个图层及每个图层所包含的一系列地理要素,都有相应的描述字符与之对应.默认情况下,添加进地图的图层是以其数据源的名字命名的,而地理要素的描述就是要素类型字段取值.由于这些命名影响到用户对数据的理解和地图输出时的图例,可以根据需要赋予图层和地理要素更易识别的名字.
2.改变数据层顺序:
数据层在内容列表中的排序决定了数据层中地理要素显示的上下叠加关系,直接影响地图中的效果表达.因此,图层的排列顺序需要遵循以下四条准则:
1.按照点,线,面要素类型依次由上至下排列
2.按照要素重要程度的高低依次由上至下排列
3.按照要素线划的粗细依次由上至下排列
4.按照要素色彩的浓淡程度依次由下至上排列
调整数据层顺序,只需要将鼠标指针放到需要调整的数据层上,按住左键拖动到新位置即可
4.数据层的坐标定义:
ArcMap中数据层大多是具有地理坐标系统的空间数据,创建新地图并加载数据层时,第-一个被加载的数据层的坐标系统被作为该数据框的默认坐标系统,随后被加载的数据层,无论其原有的坐标系如何,只要满足坐标转换的要求,都将被自动转换为该数据框的坐标系统,但不会影响数据层所对应的数据本身。对于没有足够坐标信息的数据层,一般情况下由操作大员来提供坐标信息。若没有提供坐标信息,ArcMap按默认办法处理:先判断数据层的X坐标是否为一180~180,Y坐标是否为一90~90,若判断为真,则按照大地坐标来处理;否则,就认为是简单的平面坐标系统。
若不知道所加载数据层的坐标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框属性或者数据层属性进行查说并根据需要进一步修改。
1)查询数据框坐标
打开一个地图文档
1.选择主菜单[视图]|[数据框属性],打开对话框;
2.进入[坐标系]选项卡.选型卡上显示了该地图的数据框的坐标信息
2)变换数据框坐标
打开一个地图文档
1.在数据框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打开[属性]对话框
2.在[坐标系]选项卡中单机[预定义目录],其中包含有系统定义的各种地图投影类型.如图
3.选择需要的地图投影类型
4.点击[确定]数据框中所有数据层的投影都将变换为选定类型
3)修改坐标系统参数
打开一个地图文档
1.进入数据框[属性]对话框中的[坐标系]选项卡
2.点击修改按钮.打开[投影坐标属性]对话框,可根据需要修改地图投影参数
4)设置地图显示参数
打开一个地图文档
1.进入数据框[属性]对话框,单机[常规标签,进入选项卡
2.设置显示单位(米)
3.设置参考比例:参考比例定义符号以所需大小显示时的比例.为了让标注和注记的字体,以及符号变化后的符号大小随着比例尺大小的变换而变换,在设置参考比例尺后,大于参考比例尺时字体和符号放大,小于参考比例尺时字体和符号缩小.如果未设置参考比例,则符号大小保持恒定,不会相对周围要素改变.在未定义'参考比例'环境时,它的值从使用的活动数据框的参考比例获取.如果数据框不可访问且环境未定义,则可能在必须访问符号化要素的图形大小和范围的任何工具中遇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