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一、事务的概念
- 二、ACID的特性
- 1、原子性(Atomicity)
- 2、一致性(Consistency)
- 3、隔离性(Isolation)
- 4、持续性(Durability)
- 三、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及对应的措施
- 四、检查点恢复技术
- 题目1:未设检查点
- 题目2:未设检查点
- 题目3:设置检查点
学习目标:事务的概念、ACID特性、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及对应的措施
一、事务的概念
所谓事务,就是用户定义得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部不做,十一跟不可分割得工作单位。
二、ACID的特性
1、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中包括的诸操作要么都做,要么都不做(不可分割)
2、一致性(Consistency)
事务执行的结果必须是使数据库从一个一致性状态变 到另一个一致性状态
3、隔离性(Isolation)
一个事务的执行不能被其他事务干扰
4、持续性(Durability)
一个事务一旦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
事务的结束:COMMIT、ROLLBACK
- commit(提交操作):提交事务的所有操作。具体来说,就是将事务中所有对数据库的更新写回到磁盘上的物理数据库中去。
- rollback(回滚操作):由于事务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某种故障,导致不能继续运行;系统将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已完成的操作全部撤销,回滚到事务开始时的状态。
三、数据库恢复的概念及对应的措施
数据恢复机制涉及两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冗余数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冗余数据实施数据库恢复。
1、建立冗余数据
- 数据转储
- 登记日志文件
通常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这两个方法是一起用的。
注意:
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
数据库恢复技术中,登记日志文件时,应当先写日志文件,再写数据库*。
2、利用冗余数据实施数据库恢复
四、检查点恢复技术
目的: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是为了减轻系统故障恢复的工作量
题目1:未设检查点
总结:在故障前,对于已经提交的事务,则需要重做,而未提交的则需回滚。由此,大家可以看出,未设置检查点大大浪费了时间与内存。
这里的规则是:对于撤销(UNDO)的,不需要考虑,我们只需要看重做的,或者,未处理的。
题目2:未设检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