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链层的特点?
数据链路管理,链路的建立,链路的保持,链路释放
封装成帧,将来自网络的数据报加装对应数据链路层协议头部和尾部,封装成数据帧的过程
透明传输,指要使在数据链路层上所传输的数据在内容,格式和编码上没有限制
差错检验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是IEEE 802.3使用的一种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2.名词解释:MAC地址,CSMA/CD,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
MAC地址:网络界的身份证,唯一不可改,有法律效力,MAC=48bit=6B 前24位是厂商或组织,后24位是扩展唯一标识
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存取)是IEEE 802.3使用的一种媒体访问控制方法。
集线器:集线器(Hub)是指将多条以太网双绞线或光纤集合连接在同一段物理介质下的设备。集线器是运作在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它可以视作多端口的中继器,若它侦测到碰撞,它会提交阻塞信号。
路由器:路由器(Router)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
3.常见网络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星型结构, 星型结构是最古老的一种连接方式,大家每天都使用的电话属于这种结构。一般网络环境都被设计成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网是广泛而又首选使用的网络拓扑设计之一。
树型结构 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
环型结构,环路是封闭的,不便于扩充;可靠性低,一个节点故障,将会造成全网瘫痪;维护难,对分支节点故障定位较难。
网状型结构, 网状拓扑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其结构复杂,实现起来费用较高,不易管理和维护,不常用于局域网。
总线型结构 结构简单灵活,非常便于扩充;可靠性高,网络响应速度快;设备量少、价格低、安装使用方便;共享资源能力强,非常便于广播式工作,即一个结点发送所有结点都可接收。
4.以太网广播方式有哪些?
- 单播帧(一对一),即收到的帧的MAC地址与本站的硬件地址相同
- 广播帧(一对全体),即发送 给本区域网上的所有站点的帧
- 多播帧(一对多),即发送给本区域网上的一部分站点的帧
5.交换机工作原理?
1.交换机根据收到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表中。
2.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已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
3.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在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为泛洪(flood)。
4.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
5.描述OSI数据传输的工作流程?
1. 按照七层模式,逐层添加每层的标签,每层完成自己的任务
2. 由上到下,直到最低层物理层。在物理层上开始传输 数据+封装
3. 对方收到,开始由下到上,完成解封装,最后拿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