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 家装 > 对访问者模式的理解

对访问者模式的理解

2025/4/19 3:15:34 来源: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477009/article/details/147055216  浏览:    关键词:对访问者模式的理解

对访问者模式的理解

    • 一、场景
    • 二、不采用访问者模式
      • 1、代码
      • 2、特点
    • 三、采用访问者模式
      • 1、代码
      • 2、特点
    • 四、思考

一、场景

  • 我们有一个图形系统,系统中有多种图形对象(如圆形、方形等),每种图形对象都有不同的属性和行为。现在需要对这些图形对象执行不同的操作,比如计算面积、绘制图形等。

    • 图形对象:圆形(Circle)、方形(Square)。
    • 操作:计算面积(CalculateArea)、绘制图形(Draw)。

二、不采用访问者模式

1、代码

  • 各种图形类
public interface Shape {double calculateArea();void draw();
}public class Circle implements Shape {private double radius;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this.radius = radius;}@Overridepublic double calculateArea() {return Math.PI * radius * radius;}@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Drawing a circle with radius: " + radius);}
}public class Square implements Shape {private double side;public Square(double side) {this.side = side;}@Overridepublic double calculateArea() {return side * side;}@Overridepublic void draw() {System.out.println("Drawing a square with side: " + side);}
}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hape circle = new Circle(5);Shape square = new Square(4);System.out.println("Circle area: " + circle.calculateArea());circle.draw();System.out.println("Square area: " + square.calculateArea());square.draw();}
}/*
Circle area: 78.53981633974483
Drawing a circle with radius: 5.0
Square area: 16.0
Drawing a square with side: 4.0
*/

2、特点

我这里没说缺点,因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上述设计是不错的。

  • 上述设计的思路是各种图形实现各自的行为,例如:圆形和方形各自实现计算面积的算法。

  • 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原本小而美的类,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方法。慢慢的,类不再是单一职责了。

    • 例如:我们还需要计算图形的周长。

三、采用访问者模式

1、代码

  • 各种图形类

    public interface Shape {void accept(ShapeVisitor visitor);
    }public class Circle implements Shape {private double radius;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 {this.radius = radius;}@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ShapeVisitor visitor) {visitor.visitCircle(this);}public double getRadius() {return radius;}
    }public class Square implements Shape {private double side;public Square(double side) {this.side = side;}@Overridepublic void accept(ShapeVisitor visitor) {visitor.visitSquare(this);}public double getSide() {return side;}
    }
    
    • 图形的行为外派给ShapeVistor
  • 各种访问者

    public interface ShapeVisitor {void visitCircle(Circle circle);void visitSquare(Square square);
    }public class DrawVisitor implements ShapeVisito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Circle(Circle circle) {System.out.println("Drawing a circle with radius: " + circle.getRadius());}@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Square(Square square) {System.out.println("Drawing a square with side: " + square.getSide());}
    }public class AreaVisitor implements ShapeVisito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Circle(Circle circle) {double area = Math.PI * circle.getRadius() * circle.getRadius();System.out.println("Circle area: " + area);}@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Square(Square square) {double area = square.getSide() * square.getSide();System.out.println("Square area: " + area);}
    }
  • 客户端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hape circle = new Circle(5);Shape square = new Square(4);ShapeVisitor areaVisitor = new AreaVisitor();ShapeVisitor drawVisitor = new DrawVisitor();circle.accept(areaVisitor);circle.accept(drawVisitor);square.accept(areaVisitor);square.accept(drawVisitor);}
    }/*
    Circle area: 78.53981633974483
    Drawing a circle with radius: 5.0
    Square area: 16.0
    Drawing a square with side: 4.0
    */
    

2、特点

  • 假设要计算图形的周长,我们新增一个PerimeterVisitor即可。

    • 如果不采用访问者模式,我们需要给Circle、Square这两个类各自新增计算周长的方法。
    • 显然,访问者模式更遵循开闭原则。

四、思考

  •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先定义接口,再定义实现类。往往会面临一个尴尬地处境:接口中的方法越加越大,实现类也越发臃肿。

  • 这个时候,访问者模式会发挥一定的作用:想明白接口中哪些方法是这个接口必须的,哪些方法是随着业务发展不断扩展的。将扩展的方法用访问者模式实现。

    // 在访问器模式中,这种也叫Element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nterfaceA {// 必须的方法void methodA();// 扩展方法void accept(Vistor vistor);
    }
    
    • 很显然,传入不同的vistor,就实现了不同的扩展。
  •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增加一种类型,Vistor接口也会增加方法啊。Vistor接口的方法也可能越来越多啊。

    • 这时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 情况1:如果具体的Element随着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但Element接口的方法不怎么增加,显然,不采用访问者模式更好。
      • 情况2:但如果具体的Element在软件设计时确定下来了,后续也不怎么增加了,但每个Element中的方法会越来越多,显然,采用访问者模式更好。
  • 假设我们遇到的是情况2,采用了访问者模式进行软件设计,正在写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AreaVisitor implements ShapeVisitor {@Overridepublic void visitCircle(Circle circle) {// 现有的Circle的方法不足以实现这个功能,没办法,得给Circle增加方法。}
    }
    
    • 如果我们在实现Vistor时,强依赖Element的方法,那么说明这个方法不适合由Vistor来实现,因为Circle提供一个public方法,结果只给visitCircle方法用,这是不合理的(不够封装)。此时,可以将该方法挪到Element接口中。
  • 假设其他人设计了访问者模式,我们来接手开发,当我们要实现一个新需求的时候,我们既可以在具体Element类中实现方法来满足诉求,又可以实现一个XxxVisitor类来满足诉求。

    • 例如:要计算图形的周长

      • 选择1:我们可以在Shape接口中新增计算周长的方法,然后Circle和Square去实现这个方法。
      • 选择2:我们也可以新增一个PerimeterVisitor类,在这个类中新增2个方法,一个给Circle计算周长,另一个给Square计算周长。
    • 每个人对设计模式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 必然会出现有的人按选择1进行开发,有的人按选择2进行开发。慢慢地,这些代码变成了屎山。

  • 经过上述思考,我个人认为访问者模式并不是好的设计模式。

    •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 它能将算法与其所作用的对象隔离开来。
    • 但事实是,Vistor接口的实现还是依赖于具体的Element。算法还是没法和对象真正隔开。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