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 家装 >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第六章)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第六章)

2024/10/26 13:34:43 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28605843/article/details/142755512  浏览:    关键词: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第六章)

6 项目实施管理

6.1 项目组织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包含项目管理组织、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进度计划、项目验收计划等方案,确保项目实施质量。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系统建设项目的调度、督导、监察和协调。成立包括一名专职项目经理在内的项目技术小组,负责对参与项目实施的各方技术人员进行产品、技术培训,提供项目整体实施工作方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为保证平台建设顺利完成,同时确保项目质量与进度,项目领导小组协调成立以承建公司为基础的项目需求调研小组、项目开发组、项目测试组、项目实施组、质量保证组、运行维护组。

1. 项目领导小组

项目领导小组制定总体项目规划与安排,承担重大事宜协调和工作推进。

2. 项目需求调研小组

项目需求调研小组负责全区需求调研的相关工作,承担系统项目需求调研。

3. 项目开发组

项目的研发组以需求调研为基础,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要求,完成项目建设方案和需求确认单的相关开发工作,由承建公司负责。

4. 项目测试组

项目测试组主要负责平台开发的测试工作,主要涉及外观测试、功能测试、流程测试、兼容性测试和性能测试。完成项目软件功能完善与性能缺陷测试,由承建公司负责。

5. 项目实施组

项目实施组由承建公司选派,完成项目现场的需求调研、现场系统的安装与部署和现场客户的指导培训。协助项目领导小组按时完成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落地。

6. 质量保证组

质量保证组完成对项目整体建设质量控制、软件系统的测试、数据质量的检查。

7. 运行维护组

运行维护组负责平台的运行日常维护,及时响应平台运行遇到的问题并解决,以保障系统长期正常运行。

6.2 项目进度计划

按照项目周期,将整个项目整个实施过程分为项目准备、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数据库建设、平台研发、测试、试运行、验收等多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工作内容、负责人员,根据需求输出里程碑产物,项目建设需按照项目进度计划执行,以确保项目建设工作安全有效的进行。项目实际进度包含多个阶段,具体如表6-1所示:

表6-1 项目进度计划

序号

项目阶段

具体任务

计划时间

里程碑产物

1

项目准备

落实项目管理组、项目研发组、项目测试组等各小组的人员及职责,同时准备好项目调研材料。

3天

实施方案、需求调研模板

2

需求调研

对校园信息化情况进行调研,包括现状调研和需求调研。

15天

需求分析报告

3

总体设计

详细分析平台需求,设计平台的总体技术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网络架构等。

7天

需求规格说明书、总体技术方案、

4

平台研发

原型功能设计

15天

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结构设计说明书

UI效果设计

10天

数据库设计

14天

应用开发

30天

5

平台测试

对平台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30天

测试方案、测试报告

6

平台试运行

部署运行环境,平台进行试运行。

30天

试运行报告

7

平台上线

完善平台BUG和功能,平台正式上线。

5天

上线计划

8

项目验收

准备验收的相关材料,完成项目验收。

1天

验收文档、验收报告

6.3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预判及应对是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包括将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化和使消极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小化两方面内容,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当不能很确定地预判项目中将来事情的时候,可以采用结构化风险管理来发现计划中的缺陷,并且采取行动来减少潜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6.3.1 风险识别和分析

1. 组织风险识别和分析

组织内部成员对目标未达成一致,管理高层对项目不重视,工程参与人员知识与技能欠缺、团队合作精神不足、人员激励机制不当等因素都会导致建设队伍不稳定,建设资金不足,与其它项目存在资源冲突等,带来一定的组织风险。

2. 项目管理风险识别和分析

本项目规模较大,复杂度高,建设周期紧,涉及到的项目干系人较多,如何在项目生产过程中管控项目风险,保证项目生产进度可控、质量可靠,确保整个项目平稳进行。

3. 横向业务信息协同风险识别和分析

与智慧教学楼、智慧实训楼、智慧图书馆、智慧公寓和智安校园等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协同共享是本次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信息协同共享涉及到技术接协调,而原业务系统和硬件是多家单位建设,可能自身数据质量不高从而带来的相应技术实现风险。

4. 数据转换升级风险识别和分析

由于数据结构和逻辑组织方式的变化,需要在数据转换升级时对原有数据库结构以及数据逻辑关系进行全面分析,确保转换逻辑完备,转换后的数据质量可靠,避免因转换升级引入额外的数据质量问题。

5. 信息安全风险识別和分析

校园一张图平台的数据既包括校园资源环境、教师和学生个人信息等隐私数据,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很高,但是“移动端养护小程序”涉及互联网,所以需要将平台数据在校园内网和互联网之间安全、可靠渡传,因此该服务模式对信息安全带来了一定风险。

6. 人力资源风险识别和分析

项目在建设期间和系统运行后都需要大量的既具有信息系统专业知识,又对校园信息化工作较为熟悉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参与平台的开发以及运行后的大量日常维护和开发、挖掘工作,这些人才在长期工作中会积累许多经验,掌握校园一张图平台的核心技术。如果出现关键人才跳槽的情况时,会对整个信息平台的正常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带来一定的风险。

6.3.2 风险对策和管理

1. 组织风险对策和管理

(1)以科技职业学院相应领导和业务骨干为核心成立项目推进小组,从组织层面上保障校园一张图平台项目建设和管理高效;

(2)成立由著名信息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项目建设的重要技术与管理问题提供及时的咨询。

2. 项目管理风险对策和管理

(1)为确保工程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需对项目进行有效规划,制定并落实严格的项目实施计划,应用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率提高进度计划管理、跟踪水平。同时将借鉴行业项目管理实践的经验,合理估算项目工作量,明确项目间依赖关系和先后顺序,突出关键项目,进一步分解项目工作任务,使每个里程碑阶段均应有工作量估算、时间进度,以及可操作、可管理和可检查的交付物。

(2)应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在招标书、合同等文件中明确项目承建单位应遵循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各项规范,并引进监理公司对项目进行全程监理。

3. 横向业务信息协同风险对策和管理

充分考虑各部门的信息化现状,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尽量实现所需的信息共享,如因软硬件系其他单位开发部署导致无法短时间内直接实现信息共享的,尽量考虑其他备选方案解决类似问题。

4. 数据转换升级风险对策和管理

(1)对数据转换升级方案要做充分论证,确保数据迁移方案路线可行、质量可控,确保转换后的数据满足校园业务数据质量的完备性要求;

(2)对于转换过程中发现的原始数据结构错误或者逻辑错误,要有相应的整改方案确保修改有痕迹,对于无法短时间内解决的数据错误会导致校园管理出现风险的应该予以锁定,后面再商讨解决相应的解决方案;

(3)转换后的数据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质量达标后方可入库。

5. 信息安全风险对策和管理

(1)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从数据转换、备份、恢复、更新等各个维度做好数据的安全管理。

(2)引入基于规则引擎的“事前、事中、事后”业务规则验证机制,确保数据的逻辑一致性和完整性得到保障。

(3)建立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安全渡传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利用网络行为监控和数据库审计功能,建立常态化的安全监控和审计制度。

6. 人力资源风险对策和管理

针对人力资源风险,要从技术上和制度上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防范机制,积极釆取灵活的政策措施留住核心技术人员,解决其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将避免个人对技术的掌握过于集中,每一个岗位职责都应有两人或以上人员共同承担。

6.3.3 风险应对预案控制文档的编制

项目风险应对预案实施流程是风险应对恢复的一般性处理步骤和实施指导,具体的方法和实施细则需要相应的控制文档进行指导,根据隐患风险的风险应对处理流程和重大风险应对恢复流程,编制相应的质量控制文件,来对具体的风险应对实施工作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从而保证风险应对预案更好的实施具体。文档包括依据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文档以及承建单位内控要求的相关文档。

6.4 人员培训方案

6.4.1 培训需求

1. 培训对象要求

培训对象包括业务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

(1)业务人员培训:是指为相关业务人员提供开发的平台使用培训,此类培训参加人数不限;

(2)技术人员培训:是指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开发的应用系统维护培训,包括现场培训和集中培训。现场培训指在软件调试、故障处理过程中,对技术人员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故障处理培训。整套软件安装、调试完成后,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一定次数的现场培训,讲授说明软件的安装、使用和应该注意的事项,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尽快地熟悉软件的功能、性能和掌握系统维护知识。

2. 培训讲师要求

对于所有培训,必须派出具有相应专业的实际工作和培训经验的讲师和相应的辅导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教员应至少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培训所使用的语言和教材必须是中文,否则必须提供相应的翻译。每次培训后,须提供培训效果与用户满意度证明。

3. 培训方案要求

根据本项目需求,列出平台正常运行、管理和使用所需要的培训,包括(不限于):

(1)培训的类别;

(2)培训人员和人数;

(3)培训的详细课程;

(4)培训方式;

(5)培训场地安排;

(6)培训设备安排;

(7)培训教材安排;

(8)培训时间与班次安排;

(9)采集培训现场图文资料存档。

根据要求制定出培训方案,列出培训内容详细表。

4. 培训目标

按照培训需求负责对用户进行全面的技术培训,使用户达到能独立进行使用、管理、维护和故障处理的目标,以便用户所使用的软件产品能够正常、安全地运行。

6.4.2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按照人员分类,培训对象包括:

1. 校领导;

2. 校园各业务管理部门领导;

3. 校园各业务管理人员;

4. 平台技术维护人员;

5. 其它相关人员等。

6.4.3 培训内容

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提供如下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1. 平台操作培训课程

课程内容:平台使用培训。

培训对象:针对校园领导、相关管理部门及各项目相关的业务部门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目标:使业务人员掌握与自己工作相关标准规范以及应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使业务人员能够胜任系统的日常操作和业务处理,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相关功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项目的成功提供应用上的保障。

2. 系统维护培训课程

课程内容:系统技术架构、系统数据结构、系统使用、系统安装及维护。培训对象:针对专业系统应用维护支撑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目标:使系统管理员、系统运行维护等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本项目中信息资源规划、标准规范以及会使用到的相关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应用系统安装及初始化设置、应用系统性能、升级、定制等维护技术等,使维护人员能够胜任系统管理、日常维护、一般故障诊断和处理。

6.4.4 培训计划

在整体的培训工作中,计划分为4个阶段来分别进行,其中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培训实施阶段、培训考核评估和培训效果检验验证。

1. 前期准备阶段

在前期准备阶段中,与用户方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与用户方相关领导沟通确定培训需求,并分析明确用户具体的培训需求,建立培训标准,制定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书》,根据此培训计划书设计培训课程、选定培训方式、编制教材资料或课件、准备培训环境、制定培训人员,并呈报用户批准。

2. 培训实施阶段

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培训实施阶段,向培训对象下发培训通知,指定的培训讲师依据选定的培训方式按时开展培训,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登记和发放培训资料,培训可采取课堂讲解和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大规模的培训可选择分批次进行。

3. 培训考核评估

培训现场向受训人员发放培训考核表,提供纸质或电子版培训考核表以满足不同培训形式的需要,对所有受训人员此次培训考核情况依据培训标准进行评估,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充分分析并反馈,采用不合格者自学、重学和进行辅导的方式来帮助成绩不合格者通过考试,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4. 培训效果跟踪验证

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根据培训内容,定期发放用户满意度调查表,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集中讨论分析,组织项目组成员及时修改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或是系统应用软件。

6.4.5 培训环境

在培训前一周做出详细的人员培训方案,其中会根据培训人数等情况对培训环境提出要求,由客户方在培训前按要求准备。培训环境要求如表6-1如示:

表6-1 培训环境情况

项目名称

培训日期

培训地点

环境要求

详细描述

负责人

客户端机器数量(一人一机)

到位时间

客户端机器配置

服务器机器配置

桌椅

投影仪

1台

投影幕布

1个

话筒

1个

白板

1个

主席台布置

网络要求

备注:

确认签字:

客户方:

日期

实施方:

日期

6.4.6 培训教材

提供简明易懂的培训资料和讲义,所有资料以中文形式提供,针对不同的用户对象编制发放相应的系统操作手册,用于日常查看。

在培训之前,将向用户提交培训教材,一方面方便用户快速了解掌握应用系统,同时也通过文档向用户广泛的征求意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系统进行完整、准确分析验证,促进系统功能结构体系不断完善。

培训教材包括:

针对系统操作培训时,主要提供《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系统使用说明书》、《系统安装及维护手册》。

针对系统维护培训时,主要提供《系统设计说明书》、《系统数据结构》、《系统使用说明书》、《系统安装及维护手册》。

另外,应用系统改动或应用系统更新升级时,我们将及时提供相关内容文献。

6.4.7 培训过程管理

项目培训作为工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至关重要,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得到日常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从而可保障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

从培训组织保障、培训师资保障、培训教材保障、以及现场实践保障等多方面着手,组织开展面向用户的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过程控制管理流程和机制,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实现培训目标。

培训流程如图6-1所示: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图6-1 培训流程

6.4.8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现场培训、网上培训、热线支持和发放宣传材料等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3. 网络培训方式

针对集中培训对象,除了为他们提供集中培训外,也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辅助培训,使培训的实施更加灵活方便。

4. 热线支持方式

通过服务热线提供即时操作咨询。

5. 宣传材料方式

为了扩大宣传的范围,可印制宣传材料在相应的职能部门免费向采购方发放。

6.5 项目运行维护

6.5.1 制度建立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平台运行与维护方案;

2. 明确平台运行维护人员的职责、工作内容、安全操作规范等事项;

3. 明确平台的日常维护、例行巡检和监控管理内容,以及异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6.5.2 资产管理

对平台涉及的软件、硬件进行资产管理,并针对用户购置的与运维有关的资产执行相应的变更管理和发布管理。平台拥有的各类资产,会产生大量的平台资产配置信息,主要包括:

1. 数据资产:数据库和数据文件、用户手册、培训材料等。

2 软件资产:应用程序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工具以及实用程序等。

3. 设备资产: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4. 网络资产:本项目相关的交换机、无线网关、专用电缆等。

采用严格的资产运维管理机制对平台资产进行维护管理,将详细记录资产的属性和配置信息。当资产发生变更时,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

6.5.3 服务受理

1. 在科技职业学院设置固定客服热线电话,提供每周“7×24小时”接听、处理用户的技术咨询、服务请求和故障申报,反馈运维服务信息;

2. 设置“7×24小时”移动客服热线电话1部,及时响应紧急情况下的用户服务请求和故障申报服务,并通过多种方式保持与各监控中心用户的紧密联系和沟通渠道;

3. 提供每月运维值班计划,每日驻场运维人员名单,如有变动,须即时通知主管部门。

6.5.4 故障处理

对平台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隐患,保障平台正常运行,提供平台监测服务。平台监测应通过专用的诊断软件对现有的所有在网运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平台运行日志进行监测,及时发出故障报警或故障隐患报告,以便及时调度维护人员排除故障或消除故障隐患。

6.5.5 定期巡检

每月进行定期巡检,维护工程师对平台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备份、平台运行等情况进行巡检,对自有平台进行安全评估。各维护工作需在不干扰业务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常规检查,对计算机硬件、应用系统及数据库进行性能测试和效能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征兆。

6.5.6 日常运维

驻场服务人员提供“7×24小时”全时间段运维服务,确保人员实时响应,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高质高效完成维护服务内容,提交详细的服务管理文档和服务操作文档,确保各项服务活动可追踪、服务效果可验证;定期检查、实时关注平台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服务范围内的设备及系统故障,发现故障应在10分钟内响应,并及时上报甲方技术人员,对故障的处理过程有详细文档记录,解决故障后记录至运维管理平台,并反馈采购人相关责任人。驻场运维人员需优先控制故障影响范围,再实施业务恢复,在恢复业务的前提下,进行彻底的故障修复。

6.5.7 应急处理

针对突发公共事件或出现的重大故障,制定并执行《应急预案》和《故障紧急处理措施手册》,确保平台持续工作。

根据平台各应用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响应方案并提供应急响应技术支持。

6.5.8 文档管理

提供各项服务的服务记录、作业照片、故障分析报告、运维工作总结等。运维方案中须提供完整的运维报告和表格样例,内容有针对性且详实。

针对运维期间的事件、问题、变更、发布等运维活动,更新运维数据的信息,编制规范的文档;所有运维文档进行科学管理、归档、汇总和整理,并每月提交平台运维管理部门,便于追溯查阅和收集;对有关技术文档进行及时更新以保证其准确性。

6.5.9 安全保密

提供针对本项目的保密承诺。运维单位应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并保证信息的保密,运维单位必须根据国家相关要求与校园信息化主管部门签订保密协议。平台运行需要满足国家信息系统上线安全运行要求,当发现系统存在安全隐患,维护服务单位需要及时无条件的对系统安全整改升级,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