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尧图网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IT业 > 【计算机网络】实验2:总线型以太网的特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2:总线型以太网的特性

2025/4/18 20:46:00 来源:https://blog.csdn.net/superiony/article/details/144163338  浏览: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2:总线型以太网的特性

实验 2:总线型以太网的特性

一、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MAC地址,IP地址,ARP协议的理解。

  2. 了解总线型以太网的特性(广播,竞争总线,冲突)。

二、 实验环境

• 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器

三、 实验内容

1、熟悉IP地址与MAC地址的关系以及ARP协议的作用

(1) 第一步:构建网络拓扑:在逻辑工作空间上,拖动两个终端设备,用连接线把设备连接起来。如图1所示。

img

图 1 构建网络拓扑

(2) 第二步:设置网络设备(设置 IP 地址):鼠标左键单击要设置的设备,选择桌面,选择 IP 设置。如图2所示。

img

图2 设置IP地址

(3) 第三步:查看个人电脑0的端口状态汇总表,如图3所示。

img

图3 查看端口状态汇总表

(4) 第四步:切换到仿真模式,并让一台主机给另外一台主机发送一个简单的数据包,如图4所示。

img

图4 发送数据包

(5) 第五步:查看在设备pc0上的PDU信息,如图5所示

img

图5 查看PC0上的PDU信息

(6) 第六步:查看ARP构建的请求帧以及具体的封装细节,如图6,7所示

img

图6 查看ARP构建大的请求帧

img

图7 查看具体的封装细节

(7) 第七步:查看在设备pc1上的PDU信息,以及ARP表,如图8,9所示

img

图8 查看PC1上的PDU信息

img

图9 查看PC1的ARP表

(8) 第八步:查看设备PC1上的出战PDU详情,如图10所示

img

图10 查看出站PDU详细信息

(9) 第九步:左边的设备PC0收到单波响应之后,发现这是一个ARP响应,于是将ARP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并更新自己的ARP缓存表,查看设备PC0上的PDU信息,如图11所示

img

图11 查看PC0上的PDU信息

(10) 第十步:右边的设备PC1收到数据包之后,发回去一个ICMP响应,如图12所示

img

图12 发回ICMP响应成功

(11) 第十一步:清除左边设备的ARP高速缓存表,如图13所示

img

图13 清除设备PC0的ARP高速缓存表

(12) 第十二步:让设备PC0再给设备PC1发送一个数据包,如图14所示

img

图14 再次发送一个数据包

2、了解总线型以太网的特性(广播,竞争总线,冲突)

(1) 第一步:构建网络拓扑:在逻辑工作空间上,拖动三个普通计算机和一个集线器,选择自动连接把设备连接起来,并设置好IP。如图15所示。

img

图 15 构建网络拓扑并设置IP

(2) 第二步:让设备PC0给设备1以及设备PC2发送一个数据包,让设备PC1发给设备PC2一个数据包,如图16所示。

img

图 16 发送数据包

(3) 第三步:删除场景,并切换到仿真模式,并且让设备PC0发送一个ICMP的报文给设备PC1,并点击捕获前进。如图17所示,再次点击捕获前进,查看集线器的广播,如图18所示。

img

图 17 发送ICMP报文

img

图 18 集线器的广播

(4) 第四步:下面的计算机收到数据,并且匹配之后,发出一个响应,再次通过集线器广播出去,而左上角的计算机信息匹配,所以接受响应,右边的计算机不匹配,所以不接受,如图19所示。

img

图 19 通过集线器广播,接收响应

(5) 第五步:删除刚才的场景,并让左上角的计算机给右上角的计算机发送数据包,并且让下面的计算机也给右上角的计算机发送数据包,并点击捕获前进,会发生碰撞。如图20所示。

img

图 20 集线器上的碰撞

(5) 第五步:每台计算机都检测到了碰撞的信号,如图21所示。

img

图 21 计算机检测到碰撞的信号

四、 实验体会

  1. 这两个实验的步骤都遵循构建网络拓扑、配置网络环境、跟踪数据包和查看数据包这四个规则。

  2. Cisco Packet Tracer 模拟器可以清晰地展示 PDU 在传送过程,设备是如何处理 PDU 的。通过仿真传送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有关的知识。

  3. 了解了MAC地址,IP地址,ARP协议的理解。

  4. 了解总线型以太网的特性(广播,竞争总线,冲突)。

版权声明:

本网仅为发布的内容提供存储空间,不对发表、转载的内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网络”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们尊重并感谢每一位作者,均已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809451989@qq.com,投稿邮箱:809451989@qq.com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