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大纲
- 一、中断与异常
- 0.大纲
- 1. 中断的作用
- 2. 中断类型
- 2.1 内中断
- 2.2 外中断
- 2.3 判断内外中断
- 3. 中断机制原理
- 二、系统调用
- 0. 大纲
- 1.什么是系统调用
- 2.系统调用分类
- 三、操作性系统内核(了解)
- 0.大纲
- 1.内核
- 2.各种操作系统结构特性
- 四、操作系统引论
- 0.大纲
- 1.磁盘存储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王道考研操作系统原理,我只是分享笔记~
大纲
一、中断与异常
0.大纲
1. 中断的作用
CPU上两种程序: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内核程序
2. 中断类型
2.1 内中断
-
在用户态执行特权指令会引发中断
-
当前指令非法
-
一种特殊的指令陷入指令,但陷入指令并不是特权指令
用户态下执行系统调用就是执行陷入指令来完成的
2.2 外中断
**执行步骤 **
应用程序1执行>50ms --> 时钟部件发送中l断信号(与当前指令无关,中断信号来自CPU外部) --> CPU检测到中断信号,暂停运行程序1,执行处理中断的内核程序 --> 内核程序把CPU使用权交给应用程序2 --> …
2.3 判断内外中断
只需判断这个信号的产生与当前执行的指令是否有关即可
3. 中断机制原理
二、系统调用
0. 大纲
1.什么是系统调用
2.系统调用分类
根据寄存器参数来判断用户需要那种系统调用服务
三、操作性系统内核(了解)
0.大纲
1.内核
所以优点操作系统并不把这些管理功能放在内核当中,而只在内核中保留与硬件接触最紧密的部分,所以有两种不同的内核设计方法大内核与微内核
微内核:属于内核的运行在内核态,不属于内核的运行在用户态,会对性能在造成影响
CPU状态转换是有成本的,要消耗不少时间,频繁进行CPU状态转换会降低系统性能
2.各种操作系统结构特性
(1)分层结构
(2) 模块化
(3)外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