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中的访问修饰符有哪些?分别说明它们的作用
1. public
2. protected
3. default(无修饰符)
4. private
总结
🎈边走、边悟🎈迟早会好 |
Java 中的访问修饰符用于控制类、方法、变量和构造函数的可见性和访问权限。主要有四种访问修饰符:
1. public
- 作用:
public
修饰符表示被修饰的类、方法、变量或构造函数可以被任何其他类访问。 - 可见性:
- 同一类内可见
- 同一包内可见
- 不同包中的子类可见
- 不同包中的非子类可见
2. protected
- 作用:
protected
修饰符表示被修饰的成员可以被同一包内的类和不同包中的子类访问。 - 可见性:
- 同一类内可见
- 同一包内可见
- 不同包中的子类可见
- 不同包中的非子类不可见
3. default
(无修饰符)
- 作用:如果不指定任何访问修饰符,则默认为
default
,也称为包级私有(package-private)。default
表示被修饰的成员只能被同一包内的类访问。 - 可见性:
- 同一类内可见
- 同一包内可见
- 不同包中的子类不可见
- 不同包中的非子类不可见
4. private
- 作用:
private
修饰符表示被修饰的成员只能在它所在的类内访问。 - 可见性:
- 同一类内可见
- 同一包内不可见
- 不同包中的子类不可见
- 不同包中的非子类不可见
public class Example {public int publicVar = 1;protected int protectedVar = 2;int defaultVar = 3; // 无修饰符,默认为 defaultprivate int privateVar = 4;public void publicMethod() {// 可以被任何类访问}protected void protectedMethod() {// 只能被同包内的类和子类访问}void defaultMethod() {// 只能被同包内的类访问}private void privateMethod() {// 只能在本类中访问}
}
总结
- public:对所有类可见。
- protected:对同包内的类和不同包的子类可见。
- default(无修饰符):对同包内的类可见。
- private:仅对所在类可见。
🌟感谢支持 听忆.-CSDN博客
🎈众口难调🎈从心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