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 引言
- 2. 以太网概述
- 3. 以太网帧结构
- 4. MAC 地址
- 4.1 MAC 地址格式
- 4.2 MAC 地址分类
- 5.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 5.1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 5.2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
- 6. VLAN(虚拟局域网)
- 6.1 VLAN 的作用
- 6.2 VLAN 标记(IEEE 802.1Q)
- 7. 以太网的演进
- 8. 总结
1. 引言
以太网(Ethernet)是当今最常见的局域网(LAN)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和数据中心网络。本文将介绍以太网的基本概念、帧格式、MAC 地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VLAN 及相关技术。
2. 以太网概述
以太网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和共享信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它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机制进行介质访问控制,虽然现代交换式以太网已基本摒弃了 CSMA/CD,但它仍是以太网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太网标准由 IEEE 802.3 工作组制定,目前广泛使用的是 10Mbps、100Mbps、1Gbps、10Gbps 及以上速率的以太网。
3. 以太网帧结构
以太网通信的数据单元称为帧(Frame),IEEE 802.3 标准定义了以太网帧格式,如下所示:
字段 | 长度(字节) | 说明 |
---|---|---|
前导码(Preamble) | 7 | 101010…序列,用于同步时钟 |
起始帧定界符(SFD) | 1 | 标志帧的开始 |
目标 MAC 地址 | 6 | 目的设备的物理地址 |
源 MAC 地址 | 6 | 发送设备的物理地址 |
类型/长度字段 | 2 | 指定上层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 |
数据(Payload) | 46-1500 | 传输的数据 |
填充(Padding) | 0-46 | 使帧长度至少为 64 字节 |
帧校验序列(FCS) | 4 | CRC 校验,保证数据完整性 |
4. MAC 地址
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是以太网设备的物理地址,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
4.1 MAC 地址格式
MAC 地址由 48 位(6 字节)组成,通常表示为十六进制格式,例如:
00:1A:2B:3C:4D:5E
MAC 地址的前 3 字节由 IEEE 分配给制造商(OUI,组织唯一标识符),后 3 字节由制造商自行分配。
4.2 MAC 地址分类
- 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指向单个设备,例如 00:1A:2B:3C:4D:5E。
- 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用于组播通信,以 01:XX:XX:XX:XX:XX 开头。
- 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全为
FF:FF:FF:FF:FF:FF
,表示发送给网络中所有设备。
5.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现代以太网主要采用交换机(Switch),以全双工模式传输数据,避免了 CSMA/CD 机制导致的冲突。
5.1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
- 学习 MAC 地址:记录设备的 MAC 地址和对应端口,形成 MAC 地址表(CAM 表)。
- 帧转发和过滤:根据 MAC 地址表决定是否转发帧到特定端口。
- 防止广播风暴:通过生成树协议(STP)避免网络环路。
5.2 交换机的转发方式
- 存储转发(Store-and-Forward):完整接收并校验帧后再转发,常用于高性能交换机。
- 直通式(Cut-Through):仅读取帧头部的 MAC 地址后立即转发,速度快但可能转发错误数据。
6. VLAN(虚拟局域网)
VLAN(Virtual LAN)是一种将逻辑上相关的设备划分到同一广播域的技术,即使它们位于不同的物理交换机上。
6.1 VLAN 的作用
- 减少广播域,提高网络效率
- 增强安全性,隔离不同部门的数据流量
- 提高管理灵活性,支持跨交换机通信
6.2 VLAN 标记(IEEE 802.1Q)
802.1Q 是 VLAN 的标准协议,它在以太网帧的 类型/长度字段 和 数据字段 之间插入 4 字节 VLAN Tag,如下所示:
字段 | 长度(字节) | 说明 |
---|---|---|
以太网头部 | 14 | 源/目的 MAC 地址,类型字段 |
VLAN 标记 | 4 | 包括 VLAN ID(12 位) |
数据 | 46-1500 | 负载数据 |
FCS | 4 | 校验字段 |
VLAN ID 的取值范围是 1-4094(0 和 4095 预留)。
7. 以太网的演进
标准 | 速率 | 介质 | 最大传输距离 |
---|---|---|---|
10BASE-T | 10Mbps | 双绞线 | 100m |
100BASE-T | 100Mbps | 双绞线 | 100m |
1000BASE-T | 1Gbps | 双绞线 | 100m |
10GBASE-T | 10Gbps | 双绞线 | 100m |
40GBASE-SR4 | 40Gbps | 多模光纤 | 100m |
100GBASE-LR4 | 100Gbps | 单模光纤 | 10km |
8. 总结
本文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包括帧结构、MAC 地址、交换机工作原理、VLAN 以及以太网的演进。以太网作为最主流的 LAN 技术,不断升级速率,从 10Mbps 发展到 100Gbps,并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高速骨干网和云计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