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前期准备
- 1.1 软件环境配置
- 1.2 训练集参考
- 二、训练步骤
- 2.1 打开文件夹
- 2.2 打开文件
- 2.3 data.yaml
- 最终代码
- 三、train.py
- 四、最终结果
- 五、detect.py
- 六、 拓展 test.py
- 最终效果
- 总结
前言
基于博主 F8000 的文章YOLOv11超详细环境搭建以及模型训练(GPU版本),
本文搭建了YOLOv11的基础环境和模型,验证《基于pycharm的YOLOv11模型训练方法》。
一、前期准备
1.1 软件环境配置
下载pycham与环境搭建,参考前言的博主文章
1.2 训练集参考
较大,1.3G
百度网盘
二、训练步骤
2.1 打开文件夹
2.2 打开文件
1.打开三个文件:date.yaml ; train.py ; detect.py
注:1.py是多余的可以删除
2.3 data.yaml
1.右键“datasets”→点击“复制路径”;点击“绝对路径” 就是 复制 , 复制到path
2.将“train images”的绝对路径, 复制到 train中;“val”同理
注:# 在python 代表 注释
3.打开子文件“data.yaml”(datasets内的),将 name 复制到主文件的“data”中
最终代码
#路径一定要用自己的,直接复制是没用的
path: D:\Download\ultralytics-8.3.39\datasets
train: D:\Download\ultralytics-8.3.39\datasets\train\images
val: D:\Download\ultralytics-8.3.39\datasets\val\images
#test: C:\Users\HP\Desktop\ultralytics-8.3.39\rice_yolo\testnc: 5
# nc是 name的个数,就是说 0-4 共有 5# Classes ['Blast', 'Blight', 'Brown Spot', 'Healthy', 'Tungro']
names:0: Blast1: Blight2: Brown Spot3: Healthy4: Tungro
三、train.py
1.打开 train.py,
-右键“yolo11.pt”→点击“复制路径”;点击“来自内容根的路径” , 复制到path
-右键“data.yaml”(主文件的data,不是datasets里面的)→点击“复制路径”;点击“来自内容根的路径” , 复制到data
model 为 选用的 算法和模拟环境
imgsz=640, 图像大小 可先不管
epochs=5, # 训练轮数,3/5轮的尝试就好,1轮需要1分钟一定要用 GPU训练 ,CPU特别慢
device=0, # 使用的 GPU 设备编号,0 表示第一个 GPU,如果使用 CPU 则设为 'cpu'
2.配置 Python解释器, 点击 绿色的运行
四、最终结果
注:训练速度较慢
all 为全部特征的平均精度Blast Blight Brown Spot Healthy Tungro 为 对应的五个特征识别的精度mAP50 那一列就是精度值
五、detect.py
1.打开 detect.py,找到最新的训练结果文件夹“train12”,best.pt就是训练好的模型,复制到detect.py中(使用 来自内容跟的路径 )
注:
复制的内容 /与原先的\不同,这是错的,要手动修改
// 或者 \ 或者 \ 都可以
2.在最初的图片集中,随便选用一张,复制 (来自内容跟的路径 ) ,注意 \ /的格式,点击运行
3. 配置解释器“yolov11”→ 运行,弹出检测效果 0.87 的概率
双击该图片可以查看原图
六、 拓展 test.py
1.双击打开 test.py→运行→配置环境,运行
2.弹出软件→点击“模型选择”→找到最新的训练模型“best.pt”,打开
3.点击“图片检测”→任意寻找一张图片→打开
最终效果
总结
本文搭建了YOLOv11的基础环境和模型,验证《基于pycharm的YOLOv11模型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