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列表(list)能够用来存储和处理数据,例如可以将《从零开始学Python游戏编程40-碰撞处理2》中提到的防御塔位置的数据放到列表中。
1 列表的基本知识
1.1 创建列表
创建列表的代码如图1所示。
图1 创建列表的代码
其中,第8行代码创建了一个空列表;第9行代码创建了包含3个整型数据的列表;第10行代码创建了包含不同数据类型的列表。
1.2 访问列表中的数据
通过下标(index)来访问列表中的数据。
1.2.1 正数下标
列表下标的范围是0-列表中元素个数-1,也就是说,列表中第一个元素的下标是0,第二个元素的下标是1,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是列表中元素个数-1。代码如图2所示。
图2 通过正数下标访问列表中数据的代码
其中,第9-11行代码分别打印列表mylist中的第1-3个元素值。
列表下标的范围是0-列表中元素个数-1,对于图2中的mylist列表,其下标范围是0-2,如果下标大于2,此时程序会报错,代码如图3所示。
图3 列表下标超出范围的代码
运行代码,报错信息如图4所示。
图4 报错信息
从图4的报错信息可以看出,出错代码位于第9行,出错原因是列表下标超出范围。
1.2.2 负数下标
当列表中元素的个数非常多时,用正数下标来访问位置位于最后的元素,就显得比较麻烦。此时可以使用负数下标,即列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的下标是-1,倒数第二个元素的下标是-2,以此类推,第一个元素的下标是“-元素个数”。代码如图5所示。
图5 通过负数下标访问列表中数据的代码
与正数索引相似,当负数索引超出范围时,程序也会报错,报错信息与图4相同。
1.3 列表数据的“增删改查”
列表数据的“增删改查”指的是对列表中的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和“查看”。
1.3.1 “增加”列表中的数据
可以通过append()方法增加列表中的数据,代码如图6所示。
图6 “增加”列表中数据的代码
其中,第9行代码将数据“5”添加到列表中,程序运行效果如图7所示。
图7 代码运行效果
从图7中可以看出,append()方法将数据添加到列表的末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