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
文章目录
- 前言
- 从1G到4G发展
- 1G时代(1980年)
- 2G时代(1995年)
- 3G时代(2009年)
- 4G时代 (2013年)
- 5G定义及特点
- 定义
- 三大应用场景
- 特点
- 能耗极低,应用于经济与社会生活
- 5G基站
- 宏基站
- 微基站
- 5G商用
- 国内5G发展
- 5G改变生活
- 传统物流迈向信息化
- 我国物流业发展阶段
- 储与运结合 (第一阶段)
- 创新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 (第二阶段)
-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
- 物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第四阶段)
- 基于信息系统的物流业务创新
- 国家政策推进
- 物流信息化取的成果
- 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
- 四个重点突破
- 物流创新模式范例
- 仓配一体化
- 烟台益商物流的统仓统配模式
- 益商统仓统配模式与传统模式费用对比
- 蜂网供应链的统仓共配体系
- 物流新阶段:智慧化创新
- 政策
- 物流智慧化主要技术及其应用
- 发展智能控制产品,培育智能理解产品
- 自动识别技术
- 条码识别技术
- 射频识别技术
- 生物识别技术
- 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
- 应用
- GIS技术及其应用
- 应用
- 物联网技术
- 物流中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
- 人工智能模仿生物体系,人类智能体系的主要方法
- 场景
- VR/AR技术及其应用
- 物流智慧化重点
- 应用范例
- 5G融合
- 5G为智慧物流带来的新变化
- 网络准备
- 综合管理平台准备
- 应用场景选择
- 基于5G物流园区建设(综合方案)
- 物流园区缺点
- 5G网络部署
- 出入管理:智能门闸道闸系统
- 人员通道
- 车辆通道
- 通信管理:智能导航与照明系统
- 园区作业管理:智能作业系统
- 业务管理服务:智能办公与监测分析系统
- 园区管理要点
- 智慧办公系统
- 智能监控和安防系统
- 拥抱“5G+物流”
—————————————————————
前言
本书回顾了通信技术迭代发展的主要历程,描述了5G网络对当今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对传统行业物流发展的过程以及特点进行详细描述,提出来物流发展基本思路以及发展成果,重点剖析物流行业智能化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持以及应用环节;对将来的5G融合物流业前景进行初步展望,描绘了5G网络支持下物流智能化重点领域和方向。
从1G到4G发展
1G时代(1980年)
1.传输速率:2.4kb/s
2.技术: NMT,AMPS
3.大哥大时代,典型例子摩托罗拉8000X和爱立信主宰移动通信的A网和B网,直到1999年两网关闭
4.缺点:只能运用于语音传输业务,经常发生串号,盗号等现象
2G时代(1995年)
1.传输速率:64kb/s
2.技术:GSM,TDMA,CDMA
3.服务:数字语音,手机上网,例如:第一款能上网诺基亚7110
4.缺点:速度较慢
3G时代(2009年)
1.传输速率:125kb/s ~2M/s
2.技术:CDMA2000、TD-SCDMA、WCDMA等
3.服务:高速上网,音频,视频,多媒体文件等传输
4.iPone智能手机出现,推动了3G用户爆发增长,为4G用户打下应用氛围
4G时代 (2013年)
1.传输速率:2M/s~1Gb/s
2.技术:LET、TD-LET等
3.服务:快速传输高质量图像、视频
4.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4G牌照,开启4G时代
5G定义及特点
定义
端到端的生态系统,将打造一个全移动和全连接的社会。
三方面: 生态、客户和商业模式
三大应用场景
EMBB (增强型移动宽带),人口密集区提供1GB~10GB峰值速率
MMTC (海量物联网通信),智能家具连接,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以数据为目标的应用场景
URLLC (低延迟、高可靠通信),面向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延迟、高可靠的应用
特点
速率快,比4G提高10倍左右,只需几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
容量大,是4G的1000倍,承担更多的设备连接,峰值10~20Gbps
时延低,入网不超0.5ms ,满足自动驾驶、远程控制等
能耗极低,应用于经济与社会生活
-CR技术网络自组优化,整合相邻小区网络,减少网络干扰
-LET proximity Services 技术设备直连, 其中DED 终端对终端,推动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手表等物联网设备,让“物” “物”相 “联”
-多天线技术的多收多发与通信方向可控,在基站和终端部署多个天线,组成MIMO系统,提升抗干扰能力
5G基站
宏基站
专用机架,需要配置专用机房,范围大,覆盖能力强
缺点建设成本高
微基站
体积小,不需要机房,可就近安装天线附近
可靠性弱,维护不方便
5G商用
-
2015年9月,美国移动Verizon宣布,自2016年试用5G网络,2017部分商用
-
韩国是全球首个5G实现1商用规模化的国家,2019年4月3日
国内5G发展
2013年成立5G推进组2016年年初启动5G技术研究试验2016.9 完成关键技术验证测试,第一阶段突破2017.9 完成技术方案验证测试,第二阶段2017.11 确定5G中频频谱2017.12 宣布在下一年开展不少于5个城市的5G规模组网试点2018年 开展5G试点,衍生技术不断亮相2019年6月,正式向四大运营商发放5G牌照
5G改变生活
- 工业,医疗,北斗卫星产品等,以5G为助力,打造智慧园区,智能专网
- 自动驾驶
- 外科手术,例如远程控制机械臂手术
- 智能家居,5G智慧城市
传统物流迈向信息化
我国物流业发展阶段
储与运结合 (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在传统经济体制影响下,与“统购统销”流通体制相适应,对系统物品进行统一存储与运输,形成国有储运企业,基本集中在商业、粮食、物资、代销和外贸5个流通系统。
创新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 (第二阶段)
储运从自身优点和优势出发,调整运营方向,向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发展,提升仓租水平,开展“一条龙”运输及综合配套服务。或者是在全国主要交通要地设立配货点,发展全国公路网运输。
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
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促进各种物流功能和要素的集成和整合,区域性物流网络逐步形成。
物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第四阶段)
构建高质量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等措施,以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到2012年,中国已经坐上了全球物流业市场规模第一把交椅,跨行业,多层次,多要素联动的产业创新模式初步显现。
基于信息系统的物流业务创新
国家政策推进
物流信息化取的成果
-
多数物流企业均通过购买或者自主研发ERP、DRP、WMS、TMS等物流系统,进行货物入库、上架、分拣、出库、配送等全流程跟踪管理,实现对供应商、零售商、三方物流系统化、集成化管理。
-
2018年,近80%的仓储企业已经实现机械化运作和信息化管理。
-
美团、城市共同配送管理平台、冷链物流企业、城乡高效配送、百川系统等都运用不同的现代物流技术。
物流信息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内容,更是物流业创新发展的根本趋势之一。
四个重点突破
-
移动网络替代宽带互联网,尤其是将5G或者更优性能的网络广泛运用
-
公共信息平台将打散分散的区域及企业物流管理与运营平台,成为交互基础。
-
多场景联动将转变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实现资源无线共享。
-
信息安全技术将优先于信息交互的便利性
物流创新模式范例
仓配一体化
简单来说是仓与配的结合,在仓库功能基础下,叠加车辆配送服务,通过整合条码、EDI、射频、数据采集、GIS、GPS等技术,构建仓配服务体系。
烟台益商物流的统仓统配模式
-
统仓统配去中间化
传统商贸流程:
生产企业——>经销商——>经销商仓库——>批发商——>批发商仓库——>零售终端、消费者统仓统配流程:
生产企业——>经销商——>统仓统配仓库——>零食终端、消费者 -
节省成本
仓储:改变平面仓库,采用立体货架,进行多存多收、少存少收、不存不收。
装卸:用机器代替纯人工,节省人力。
配送:私家车变众包车,一车多商用。 -
优化服务
与经销商财务结算省时省力;对接银行,利用库存商品质押,为经销商解决短期资金短缺;提供网购平台,拓展经销业务。
益商统仓统配模式与传统模式费用对比
蜂网供应链的统仓共配体系
在某个城市,通过合作伙伴和自营的模式,构建以中心仓(城市中心仓、县域中心仓)和前置仓(城区前置仓和县域前置仓)两级架构为核心,服务城市末端零售终端。
物流新阶段:智慧化创新
政策
- 国家2015年出台“互联网+”发展战略,鼓励物联网等技术在仓储系统中的运用。
- 2016年,国务院发布《“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整合物流资源,降低成本。
-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完善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的全供应链体系。同时推动智能产品在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的集成开发,建设无人化智能仓储。同时创新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
物流智慧化主要技术及其应用
发展智能控制产品,培育智能理解产品
- 突破核心基础,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智能家具等领域。
- 智能产品类别:智能无人机,翻译系统,网联汽车,医疗康复,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等等
自动识别技术
以计算机、光、电、机、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数据采集技术。通过识别装置,自动获取相关信息,并提交后台处理,帮助人们进行海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输入。
条码识别技术
- 条形码是由一组按特定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字符组成的表示一定信息的符号。
- 经常用的码制有:EAN/UPC条码,128条码,ITF-14条码、交插二五条码等,是利用光电扫描设备识读条码符号,实现信息自动录入。
射频识别技术
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技术读写器设备,达到对数据的自动化采集。
- RFID技术,也称无线射频识别
非常适合应用于物流领域,由应答器,阅读器及应用软件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当电子标签进入磁场,接受阅读器射频,凭借感应电流获得能量,将芯片产品信息发送,阅读器解码后,传递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供给方式
- 无源RFID
读写距离近,属于近距离识别接触式识别类,这类价格较低,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银行卡,二代身份证等都是。 - 有源RFID
远距离自动识别类,提供更远距离读写,需要电池供电、成本高。如:智能监狱、智能医院、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等物联网领域。 - 半有源RFID
介于有缘和无源之间,集两种优势于一体。利用低频近距离精确定位,微波远距离识别和上传数据。在门禁管理,人员精确定位,区域定位管理,电子围栏及安防报警等应用。
- 优势
读取方便,读取速度快,记忆容量大,耐久性和可重复使用,安全性高,动态实时通信。 - 缺点
价格相对比较高,许多用户都在等待价格降低入手。
生物识别技术
- 人脸识别,目前运用最多的是企业的智慧办公,物流园区的门禁及智能监控系统等。
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
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以及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挖掘出事件间的互相关系,预测趋势,提供决策依据。
应用
-
市场预测与客户分析
-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
仓储管理
-
配送最优路径
GIS技术及其应用
将地图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增删改查)进行集成
应用
-
利用GIS技术进行网点标注
-
快速分单,通过地址匹配技术,定位到相应的网点及其负责人,完成“最后一公里”
-
运用GIS技术进行数据统计与服务,将物流企业的数据信息可视化直观显示在地图。
物联网技术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智能网络系统。
物流中应用
-
物流工作可视化
-
产品的智能化追溯
-
全自动化的物流管理
-
企业智慧供应链搭建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
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系统的一门新技术学科。该领域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模仿生物体系,人类智能体系的主要方法
-
神经网络
模拟人类的形象直觉思维,通过简化,归纳,提炼总结出来的一类并行处理网络。主要功能有联想记忆、分类聚类和优化计算等。 -
进化计算
模拟生物进化理论发展起来的计算方法,具有自然界生物所共有的极强适应性,采用多点并行搜索方式,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进化操作,反复迭代,逐代进化。代表性为生物遗传算法。 -
粒度计算
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小、更易于管理的部分, 然后在这些粒度上进行计算和推理。 目前主要包含模糊集理论、粗糙集理论和商空间理论三种。
场景
-
AI语音客服
-
无人卡车转运,能够在80~200米内发现障碍物,进行24小时高难度作业
-
无人化配送
-
智能机器人分拣
VR/AR技术及其应用
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实现以“虚”代“实”
-
VR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图像,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模拟,与使用者进行丰富的交互,身临其境。
-
在仓储环节,通过AR导引线,作业人员能够快速完成货位查找,拣选,包装等。
-
AR利于提升配送作业效率,对最后1公里配送交付及仓储运营作业都有广阔前景。
物流智慧化重点
-
仓储
传统仓储作业是劳动密集型模式,人力多效率低,成本高,易出错。
智慧物流(分拣机器人)中实现仓储作业全流程的智能化,大大降低成本和容错率。 -
运输
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两个方面。
车联网是网络基础,
主要包含4个应用场景:
V2N车云协同, V2V 车车协同 , V2I 车路协同 ,V2P 人车协同 -
配送
无人配送车,能够实时跟踪,对配送路线规划,降低人力。
应用范例
-
国商物流仓与运智慧化管理
-
蜂网供应链一体化方案
-
普洛斯“海纳智慧仓1号” 项目
-
智慧粮库
有效运用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构建粮库全流程智能化。出入库效率提升,保障绿色安全。
5G融合
5G为智慧物流带来的新变化
-
去中心化,创造网络运输条件
-
营造创新技术与应用新场景
-
拓展更广泛应用场景
网络准备
-
ICT引领基础通信网络发展
-
加快建设5G网络
综合管理平台准备
-
订单管理系统
-
仓储管理系统
-
运输管理系统
应用场景选择
-
仓储:配置智慧化监管体系,5G技术的智能化设备
-
运输/配送:构建“车-路-云-网”协同的V2X(车联网)网络
基于5G物流园区建设(综合方案)
物流园区是物流运营与管理集中的场所
物流园区缺点
园区管理不规范,车辆随意占用停车位
物流作业比较落后
安防措施不够智能,出问题追溯难度较大
5G网络部署
-
园区智能化程度的定位与设备选型
5G的物流园区首先必须是以完全无人化业务为目标且高度智能化的 -
园区的综合智能管理平台建设
包含运营、监管、服务等- 运营系统
- 监管系统,对人,车,物等监控
- 智慧环保功能,分析实时能耗
- 安防,异常预警
- 办公系统,对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商务服务。
-
5G通信网络的部署
部署成功,能够进行园区各区域、各环节的功能配置,包括物联网及智能设备。
出入管理:智能门闸道闸系统
人员通道
- 园区商务洽谈人员和工作人员
采取“智能门禁+智能监控+智能识别”模式 - 园区内的经营商户和随机出入园区的客户
车辆通道
智能闸门,道闸人脸识别系统,与安防系统联动
通信管理:智能导航与照明系统
可以使用集LED灯具,环境传感器,WiFi,摄像头,广播音响,智能显示屏,一键报警,及充电桩集于一体的智能化路灯杆。
园区作业管理:智能作业系统
-
各作业环节及其相关模块,可以使用专业的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
-
综合协同
-
加强异常状况的追踪管理
业务管理服务:智能办公与监测分析系统
园区管理要点
- 无线网络全覆盖
- 管理平台整合与开放
- 搭建智能办公场景
- 实现园区场景实时、数字化展示
- 热点分析和预测
智慧办公系统
-
区域控制器,无线AP等,控制方式三种
- 定时控制
- 联动控制
- 远程控制
-
办公场景的应用
-
门禁
-
智慧工位,通过微信小程序APP等
-
智慧照明
-
数据分析
-
案例:智慧会议室
预约模式
迎宾模式
一键开会、散会模式
-
智能监控和安防系统
防人、防车、防入侵、防自然灾害
拥抱“5G+物流”
-
政策支持
-
通信领域:降低成本,搞创新技术
-
5G套餐费用
-
配套技术与应用模式
- 基于高通SDX55平台的工业级多模5G通信模组
应用于工业互联网,视频监控、VR/AR及PC等行业。 - 应用环节的智能开关,云互联网产品,例如家用无线双控开关
- 基于高通SDX55平台的工业级多模5G通信模组
-
培养相关的储备人才
-
多渠道增加投入
感谢各位看到最后,这本书概况已总结完,
建议找目录看有需要的部分!!!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