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般的情况下,构造函数不能调用其它构造函数。
在C++11及更高版本中,引入了委托构造函数(Delegating Constructors)。委托构造函数允许一个构造函数调用同一个类中的另一个构造函数,从而实现代码复用。这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简化构造函数的实现,避免重复代码。
一个简单的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class Person {
public:std::string name;int age;// 主构造函数Person(const std::string& name, int age) : name(name), age(age) {std::cout << "Person created with name: " << name << " and age: " << age << std::endl;}// 委托构造函数Person(const std::string& name) : Person(name, 0) {std::cout << "Person created with name: " << name << " and default age: " << age << std::endl;}// 另一个委托构造函数Person() : Person("Unknown", 0) {std::cout << "Person created with default name and age." << std::endl;}
};int main() {Person p1("Alice", 30); // 调用主构造函数Person p2("Bob"); // 调用第一个委托构造函数Person p3; // 调用第二个委托构造函数return 0;
}
委托构造函数的调用一般就是在初始化列表里调用,例如第一个委托构造函数,他就直接调用了第一个主构造函数,并传入了0作为age,这个构造函数调用了主构造函数 Person(name, 0)
,将 age
设置为默认值 0
。委托构造函数的调用必须在成员初始化列表中完成。
委托构造函数的调用顺序:
-
委托构造函数的调用顺序是固定的,先调用被委托的构造函数,再执行当前构造函数的函数体。
-
例如,在
Person(const std::string& name)
中,先调用Person(name, 0)
,再执行std::cout
语句。
因此,这个调用过程本身是一个链式结构,这里的cout会输出两次,因此输出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