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本周面试了一个财务实习产品经理,聊了接近两个小时。我喜欢和年轻人聊天,因为我从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无限可能、以及相信并践行的强烈意愿,让自己觉得时间成本投入得有价值。照例,我提问的时间持续了半小时,其他时间是用来吸引候选人的,一般我给出超预期评价的同学,我也愿意投入时间吸引。其中,也谈到了管理和领导,我表示,自己愿意做一个领导者,而不是管理者。
场景二:周四小会会分享对外付汇的财务产品设计,按照约定,我提前整理了这个产品涉及的税法知识,也是现学现卖,在会上我给大家分享了对外付汇涉及的税法原理,回答了Why,看得出来,部分同学眼里有光,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同学不懂开始打瞌睡了。
场景三:周会中,我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议题: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产品专家建设,从一个需求开始,做到如下3点
-
掌握一个业务领域
-
建设一个的满意的产品
-
输出一个行业影响力文章
并回访了大家对于前一天对外付汇分享的感想,大家觉得:
-
和实际结合的理论,更容易理解,感觉有很大收获
-
如果没有接触过实际场景,单纯去学习,比如税法,觉得太晦涩
-
如果日常没有机会基础到实际场景,很难有机会去学习成长
第三点不重点说了,只说前两点,看得出来,大家对新知识、对产品背后的底层逻辑是有浓厚兴趣的,但对于系统去学习这个知识,又很难下决心并坚持投入精力,如果有人能学到后并有针对性地给大家去讲,就像吃好东西,喂到了嘴边,一定会觉得非常美味。
这就需要有人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来给大家分享。
最初我也有邀请我们公司业务同学来给大家分享,但有两点原因导致效果不太理想:
-
业务同学普遍不是太愿意做这样的分享,一方面需要准备、另外也担心讲不好
-
业务同学对我们产品经理不是很了解,分享的时候不容易切中要害
所以,最好是团队里面有人能够站出来,走在团队的前面,引领团队前行。我想,这个人一定是我自己。因为我对自己有成长要求、对团队也有高要求。
对团队同学,除了要有高标准,领导者还应该给大家铺好路,带领大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攀登,成长就自然发生了。